霍峻如果足夠具備政治智慧,大概會拒絕詔令,並且向陳震表明自己無心稱王,借陳震之口,告訴所有人,他無慾封王,專心輔佐漢室。
如此一來,霍峻贏得所有士人的稱讚,其名聲將會推上巔峰。劉禪可以得到仁君、賢君之美名,達成君臣成就之美名。
不僅於此,因是向外人表明態度,劉禪必須榮遇霍峻,否則劉禪就會自毀人設。霍峻不能篡位,或是在生前封王,否則霍峻將會被士人所唾棄。
劉禪這番政治操作,將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如此高超的政治手段,讓蔣濟看得讚不絕口,這不是學習可以學到的內容,而是天賦所帶來的。但凡劉禪多疑些,或是愚笨些,便想不出這種政治手段。
劉備臨終前,告誡劉禪不要依仗權術治國,並非無中生有。而是劉備看出劉禪天生聰慧,對政治權術有超乎常人的領悟力。
幸因劉備之故,劉禪未沉迷法家權術,而是將‘君以手足待臣,臣以心腹奉上’之語記在心頭上。在這種情況下,政治權術反而有助君臣關係融洽!
因是私下討論之故,蔣琬將劉禪用意點明,這讓霍弋豁然開朗。
霍弋搖頭而嘆,說道:“陛下果是英明,非弋所能輕易猜透。”
見霍弋老實無害,與其父霍峻相比多有不如,不禁讓蔣琬感嘆虎父犬子。然蔣琬一想到霍範,又不禁感嘆將門世家。
“多謝蔣吏部釋疑!”霍弋拱手拜謝道。
“不敢!”
蔣琬看了下天色,笑道:“天色已晚,琬先行一步!”
“慢走!”
霍弋斟酌幾下,又前往宮中,讓侍從帶他傳話與劉禪。
宮中,侍從趨步至劉禪跟前,說道:“陛下,霍秘書讓僕代他多謝陛下恩典!”
燭燈下,瀏覽諸葛亮書信的劉禪,聽聞侍從之語,搖頭而笑。
“伯先憨直啊!”劉禪低聲笑道。
相比工於心計的諸葛恪、周不疑、費禕等輩,劉禪更喜歡與單純的霍弋、諸葛喬打交道。
“陛下,如何回覆霍秘書?”侍從問道。
劉禪沉吟少許,笑道:“讓他勿忘鄧通!”
“諾!”
劉禪有膽子敢以文、明二帝自比,顯然有幾分才能在身。劉禪之所以不從霍、葛二人手上奪權,是因他更有自知之明。論治理,他不及諸葛亮;論打仗,他不及霍峻。
二人一心為漢,他何必與二人爭權,不如大方讓權,畢竟以他的年紀足以熬走霍、葛二人。故當下不如靜心學習治國之道,瞭解大漢朝野上下情況。
今日他朝劉琰發怒,雖有藉機發揮之嫌疑,但亦有對劉琰惱怒之因素。
劉琰作為九卿之一,先帝之老臣,為人不思進取,反而自恃身份,生活奢靡,沉迷酒色之中。今中曹魏奸計,非議霍峻企圖自立,更是讓劉禪大為厭惡。
“望大司馬早下河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