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365章推行四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5章推行四政 (3 / 4)

頓了頓,霍峻提醒說道:“然以麥製成胡餅,石磨必不可少。官府收宿麥,當廣置石磨,研磨小麥。以峻之見,可於各郡水流湍急之處,以水驅石,以為研磨小麥。”

後世人或許很難理解,石磨之物為什麼能被反覆提及。

無它,沒有石磨,小麥難以製作而成麵餅。

同時,石磨製作的工藝不低,其中含有工匠技術,若磨面製作不好,嚴重影響口感。

漢唐時期,在中原地區,掌握石磨已是成為士族、豪強的必要品。很難想象,唐代著名的太平公主富貴至極,居然會向寺廟搶奪石磨。

太平公主搶奪石磨之案,由時任雍州司戶李元紘判罰,李元紘不畏權勢,判罰石磨歸由寺廟所有,此案則稱為‘南山鐵案’,而李元紘在日後也成為盛唐名相。

石磨雖小,但卻是小麥成為漢人主食的重要推手。

關西士族的衰弱,關東士族的崛起,經濟重心的南移,中華歷史的改變往往是由一件件小事拼湊而成,最終讓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那種認為提出某種理論,革新某種制度,就能憑藉一己之力,從而改變人類的進展,將是何其之難!

諸葛亮微微頷首,贊同說道:“霍督所言極是,石磨雖小,但卻是制餅的重中之重。如青徐士族之中,凡能掌握石磨之家,常是顯赫之族。今收宿麥為賦,當官置石磨,以為研磨小麥。”

寡有言論的顧雍,開口說道:“興建石磨,頗耗人力;研磨宿麥,亦需人手。以雍之見,畝收八升稻,可讓百姓納麥一斗。四升稻,可讓百姓繳麥五升。”

“此當另類漲稅!”諸葛亮皺眉說道。

顧雍笑了笑,說道:“如按軍師言,春收宿麥,夏收稻米,百姓畝產大增,至少可增數十石糧。僅增租二升麥,於百姓而言,亦是裨益之事。若是不以宿麥上交,而以稻繳租,又何言漲稅?”

“嗯!”

諸葛亮輕撫羽扇,思量顧雍的建議。

法正換了舒服的姿勢,說道:“元嘆之言,不無道理。若推廣宿麥,其麥種何來?”

“唯有地方郡縣向百姓借出麥種,讓其耕種。若是士族借種,怕是有高利,此反而苦了百姓。推廣宿麥,人力物力,損耗頗多,又豈能不增漲田租。”

“也罷!”

諸葛亮停止手中的動作,說道:“既然如此,當讓大王補發賦稅詔,言以麥者繳稅,一升當多收四分之一,四升稻,繳五升麥;八升稻,繳一斗麥。”

“可!”

諸葛亮環顧眾人,問道:“今推種宿麥,可有紕漏乎?”

“有紕漏!”

坐在末尾的劉巴,開口說道:“巴居武漢以來,近日發現市井之中宿麥價格漲價,此必有商賈、士族見官府勸種宿麥,故欲趁機收購,以便高價賣與底層百姓,從中取利。”

“孔明,為不及傷農夫,便於宿麥推廣,當讓地方郡縣出借宿麥。”法正說道:“出借宿麥,或許還能收取息差,以增府庫之用。”

“不可,出借宿麥,當讓郡縣免息,豈能收取息差?”

龐統果斷出聲否決,說道:“孝直,官吏貪鄙,僅知上級之令,而寡有愛惜百姓。收取息差,官吏逼百姓強借,又當是如何?豈不有害大王之名聲,亦損我仁政之本意。”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