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牛!”聽到這話,眾人先是一愣,之後狂喜起來。一頭牛啊,雖然這些日子已來隨著戰利品運到中原而價錢不斷下降,但也不是一般的農戶買得起的,能有一頭牛,就算去開荒也值!
不過允熥的情緒卻有些低落。他從櫃子上跳下來,對陸靈風說道:“該說的事情,本老爺都已經說了,剩下的你來處置。挑選出留在河沿莊的人,其餘的若是有願意入城為工匠或夥計的,就告訴本老爺。”
陸靈風答應一聲,開始安排起來。允熥自己則走到剛才一直旁觀的朱有燉身旁,說道:“弟弟可明白兄長的改革為何了?”
“弟弟明白了!”朱有燉的表情非常高興:“這樣一來,大明的農戶就能種更多的田地,大明的糧食產量就會更多,以後就連平民百姓也能一年四季都吃飽飯了。這可是自古以來都沒有過的治世。”他可是聰明人,不會被編寫史書的人輕易忽悠了。所謂治世大多是一般百姓能夠吃個七分飽,農忙的時候吃飽飯就不錯了。
“這也不見得,漢初之時氣候比現下要好,田地的收成也多,那時雖然田地不如現在多,可人更少,未必就不能讓百姓都吃飽。”
“還有唐代開元年間。開元盛世在史書上可是被編修之人大大的誇讚了一番,未必就全是假的。”允熥強打起精神說道。漢初和開元年間也是他認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真正的治世。
這時朱有燉也注意到他情緒不高,好奇的問道:“兄長,這法子如此好,這個莊子的農戶都願意實行,如此功在當時利在千秋之事,兄長為何不太高興?”
“我本想讓多餘的農戶都進城務工,可看起來竟然一個願意的都沒有。”允熥道。
“兄長,讓他們去江北開荒不好麼?為何想要他們進城務工?”
“工業是強國之本,所謂無農不穩,無工,罷了,和你說也說不明白。”允熥此時也不願意多解釋,而且朱有燉也確實聽不明白,說了一半就不說了。
朱有燉剛要說話,可忽然從允熥身後不遠處傳來聲音:“老爺!小人有事稟報老爺。”
“何事?”
“有一人願意進城做工。”
“有人願意進城做工?”允熥精神略微振了振,問道:“何人?”
“就是適才那個答老爺的話的楊凌。”
“是他?”允熥看了一眼那人,見有人站在楊凌身邊說著什麼,可他露出一臉滿不在意的神情。
“罷了,既然願意務工,收下他。”允熥嘴角忽然露出笑容:“將來,他一定會讓整個河沿莊的人都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