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朕不在京城,又從各部抽了官員跟隨朕一道去往伊吾,你們需要處置的事情多了些,怎能說不辛苦?”
“朕必定會對諸位愛卿有所嘉賞。待明日上朝,朕就下達對諸位愛卿封賞的旨意。”允熥笑著說道。
“多謝陛下隆恩。”眾人又很程式化的說道。
允熥也沒在意他們說的是什麼。反正凡是皇帝賞賜,大臣的說辭都差不多,頂多是某些字眼略有所調整。所以他馬上又道:“不過今日朕召諸位愛卿前來,並非是為了此事。”
“朕一是已經七個多月不在京城,與諸位愛卿聊一聊,二是有件事要與愛卿商議一番,是否妥當。”
允熥讓宦官將席面撤下,端上來糕點和茶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掃視了在場的官員一圈,繼續說道:“朕聽聞,京城的官員多有談論朕前年徵安南、今年徵撒馬爾罕之戰並未設立監軍之事?”
“陛下,確實如此。”暴昭答話。他知道這肯定是錦衣衛或者鎮司告訴允熥的,但也不認為有什麼,這又不是需要掩藏的醜事。“陛下,這兩次征伐邊遠之地,有陛下親自指揮自然不用設立監軍,但陛下身為天子,當垂拱而治,豈能次次征伐都親自前去指揮?何況陛下萬金之軀,更不能次次冒險。”
“若是並非陛下親自指揮的戰事,臣以為,應當設立監軍。”暴昭說道。
“陛下,臣也以為,若是再有戰事而陛下不親自指揮,應當在軍中設立監軍。陛下,不可不防唐代的藩鎮之禍啊!”解縉也說道。
之後在場的文官紛紛出言附和他們二人,包括在五軍都督府任職的陳性善。他現在雖然編制在五軍都督府,但還是文官,自然要從文官的角度考慮問題。何況他也確實認為設立監軍對大明有好處。
面對此情此景,武將難得的沒有出言駁斥。皇帝忽然提出這個話題,誰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很有可能偏向於設立監軍,自己出言駁斥豈不是自討苦吃?
允熥靜靜的聽著他們的話,待眾人說完後,笑著說道:“幾位愛卿的話當然有道理。可派設監軍也有不利之處。宋代武將的權勢極低,全由文官指揮,防備敵人的進攻時能守的很好,可攻打敵人,在宋太宗駕崩後卻少有勝蹟。大明也不能淪落到宋代的情形。”
面對允熥的這番話,文官們也沒有話說。宋代因為是歷史上第一個被其它民族徹底滅掉的朝代,在漢文化主義高漲的元末明初評價很低,沒有人在這一點上敢為宋代說話。何況此時不是和平了太久的明代中後期,是明初,有些人還經歷過蒙古人欺壓漢人的時代,打心底裡也鄙視宋代,更不會反駁允熥的這番話。
不過很快有人反映過來:‘陛下既然叫我們來,想必心中對於這件事如何平衡有了腹案。’這人隨即說道:“陛下,陛下乃是聖明天子,還請陛下明示。”
允熥一看這人,笑著說道:“解愛卿,朕確實有些想法,與眾位愛卿參詳。”
“朕的想法是,設立文職武官。”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