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95章 更加瘋狂的計劃 (2 / 2)

允熥重新坐下,揉了揉腦袋。他算是聽明白了,徐暉祖這哪裡是對他的謀劃‘進行一定變化’,分明是藉著這層皮提出了自己的謀劃,一個更加瘋狂的謀劃。

“徐愛卿,你和朕說,你這是在之前就已經想好的,還是這幾天忽然想到的?”他忽然問道。

“啟稟陛下,在陛下與臣商議在西域推廣佛教之事時,臣就有所思量,原本是準備思量好以後向陛下提出;可沒想到之後現西虜侮辱、虐待及虐殺大民百姓,陛下下令將他們全部處死,臣的想法也隨之改變,幾經修改變為剛才臣所說的話。”徐暉祖回答道。

“你有心了。”不管自己是否採納他的建議,主動思考但不擅自作為都是值得鼓勵的事情。

“謝陛下。”徐暉祖躬身行了一禮,又問道:“陛下,臣的建議是否可行?”

“朕有三點疑問。其一,你留下了數百名帖木兒徵召的牧民輔兵。但這些牧民輔兵大約也都有同一部族的人被大明所殺,他們是否願意為大明效力?即使不敢明目張膽的違背命令,但是否會陽奉陰違?這些地方的部族,是否會因為有本部的人被大明所殺,而反對秦王統領的大軍?朕並非是擔心大軍打不過養馬的人,但若說是與他們有所衝突,必定影響其後攻打撒馬爾罕城。”

“其二,雖然其國的許多部族都對帖木兒敢怒不敢言,得知帖木兒兵敗身亡後會騎兵反抗皮爾馬哈麻;但他們畢竟大多是天方教徒,而秦王此去是要推行佛教,他們可能會同樣反對秦王,那想要統治河中等地可不容易。”

“其三,從中原到伊吾已經十分遙遠,再至河中之地更有萬里之遙。按照朕的意思,統轄一地為了安寧必須有許多漢人,但是從中原到河中如此遙遠,如何運送漢人前往?若是沒有足夠的漢人,如何保證地方安寧?”

允熥因為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所以在帳篷中轉了許久,才對徐暉祖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陛下所言俱是極為重要的疑問,當初臣考慮此事時也對此三點思量許久,所幸臣有一得之愚,請陛下評定臣所言可有道理。”

徐暉祖說道:“臣以為,撒馬爾罕城以北的諸部族,得知大明處死了他們許多人後定然也會對大明有所怨恨,但絕不敢反對。他們聽聞帖木兒敗在大明手中,知曉大明乃是比撒馬爾罕國更加強大的國家,蠻夷皆是畏威而不懷德之輩,之前他們都不敢反對帖木兒,在帖木兒徵召輔兵時都不得不派人應付,豈會反對比撒馬爾罕城更加強大的大明?”

“陛下所言第二點與第一類同。他們即使因為信仰之事不喜,也不敢公開反對。況且天方教徒也並非鐵板一塊,內部也有許多矛盾,秦王殿下大可以利用這些矛盾分化他們。”

“對於宗教信仰之事,秦王殿下於西域一開始不能強行推行中原之策,不能強迫所有治下的百姓立刻改信佛教,那必定引起所有部族的不滿。臣以為,應當採用溫水煮青蛙之做法,慢慢引導當地的百姓改信。臣就此與幾人交談後,認為可以推行人頭稅,下令天方教徒都必須繳納人頭稅,而佛教徒不必。”

“如此做法有三好,第一可以將治下的佛教徒與天方教徒分開,二來可以增加稅收,三來可以鼓勵他們改信佛教,但又不至引起激烈反對。”

“對於陛下的第三點疑問,臣以為,此事恐怕一時難以解決。是以若是想要穩固河中,也只能改變現在的策略。”

“漢人與蒙古人、西番人雖然生活習慣大不相同,但都是東方之人,長相雖然稱不上類似,但與西虜相比差別要小些。臣以為,應當以信奉佛教的東方之人,不論漢人蒙古人亦或是西番人為統治地方的倚靠之人,以信奉佛教的當地人為統治地方的合作之人,以不信佛教之人為不可信、不可倚靠之人。”

“這樣一來,秦王麾下可以信任的百姓就會多上許多,統治也會穩固。待之後慢慢的漢人多起來,再改變此做法。”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