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允熥說道。徐暉祖所說的建議與意見並不十分完善,但他經過思考認為大方向都是對的,不由得出言誇讚。
“陛下謬讚了。”徐暉祖馬上又說道。
“哎,你的思量不差,不必這樣謙虛。”允熥說道。
“不過你的第三點,可是從蒙古人統治中原時的四等人制而來?”他又問道。
“臣確實從蒙古人統治中原時四等人而想來。元世祖因蒙古人少,是以用色目人制衡漢人,又將漢人依照南北分為兩等,就是打著分而治之的主意。秦王殿下大可在河中效仿。”徐暉祖解釋道。
允熥與他談論幾句,又仔細思量半晌,說道:“你回去再將這謀劃多思量思量,將計劃補充完善,過幾日再呈給朕。朕擇日叫上諸位將領與秦王等人一起商議。”
“此事現下還需保密,你最信任的幕僚可以知曉,但絕不能外傳!”他又吩咐。
“是,陛下。”徐暉祖躬身答應一聲,忽然彷彿下定什麼決心一般,說道:“陛下,此時大多將士尚不知曉陛下受佛祖、道祖啟示才能提前知曉帖木兒打算東征大明,請問此事可告知所有將士?”
徐暉祖在剛剛得知‘允熥受佛祖、道祖啟示提前得知帖木兒意圖東侵’的流言後感覺非常奇異。他在剛剛被允熥派到西北時,允熥對他說是為東征消滅亦力把裡做準備,所以他並未對此多懷疑。但聽到這個流言後,他仔細回想這幾年做的準備,其中有一部分確實不像為進攻做的準備,反而像是為防守做準備;而且準備的規模也太大了些,攻打亦力把里根本用不到這麼多。
所以即使徐暉祖並不信神佛,對於此事也半信半疑起來。但他馬上下令所有知曉此事的大明將士都不得對外說,並且詢問如何處置。
“佛祖顯靈保佑方正大師不受雷劈可以讓所有將士知曉,但朕受佛祖、道祖啟示提前得知帖木兒意圖東侵之事不要讓眾人知道。可告訴秦王,但囑咐他在出兵西征前不要告知其他人,待出兵後再說。最後這一點朕親自與秦王說。”允熥仔細想了想做出如下決定。
漢人對於神佛一向是半信不信,其中的知識分子則大多不信,他在國內過於渲染宗教對於維持國家穩定沒有好處,還是隱瞞下來比較好。
“是,陛下。”徐暉祖再次躬身答應,隨即退下。
過了幾日,徐暉祖將自己完善後的整個謀劃草擬成稿,拿來讓允熥過目。允熥看過後說道:“不錯,不錯,已經十分完備。”他隨即抬起頭看了看日子,又道:“撿日不如撞日,正好今日朕也無事,就……”
他剛要說‘就召集諸位將領與秦王等人一起商議’,忽然從門口處傳來通報聲:“陛下,自烏魯木齊而來的奏報。”
“快傳!”允熥馬上說道。
一名衣服上很多塵土的鋪兵走進來,跪下說道:“小人見過陛下。”
“三日前八月初十,張副將帶領將士於烏魯木齊擊破西虜,殲滅西虜九萬三千多人,俘虜西虜五萬六千多人,其餘西虜四散奔逃。”
“依照陛下的旨意,張副將已將俘虜的西虜全部處死,只留了三十六個人預備返京之後獻俘所用。”
“現張副將正帶領將士返回,大約八月二十日能夠返回此處。”
“好,好,好!”允熥連連誇讚道。這一戰後,帖木兒此次東征動用的二十萬精銳主力就全軍覆沒了。要實現徐暉祖的謀劃更加容易。
而且大明追擊的將士並不比西虜多多少,西虜又全是騎兵,想要打出如此全勝的戰績可不容易。
他忍不住問道:“此戰的經過到底如何?我軍傷亡如何?還有,府軍左右衛損失了多少人?”問到最後一個問題,允熥的聲音也微微顫抖。
“陛下,此戰的經過是如此。”這名輔兵開始介紹這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