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子寧說道:“陛下,錢塘縣教喻胡儼,南昌人,臣曾與之深談,覺察他很有本事,請陛下提拔。”
胡儼?允熥聽到這個名字、又確認了他的籍貫後,練子寧之後到底說了什麼他都沒聽,只是在心中想著:‘明史記載上永樂朝最受重用的十個大臣,最後一個終於被朕找到了。’
他待練子寧話說完後,馬上說道:“既然練卿舉薦,那麼當然是大才了。朕同樣徵召他為中書舍人。”
允熥隨即讓金善草擬四份聖旨,經他檢查無誤後下發。其中一份直接交給杭州當地的警察,另外三份分別送至蘇州、常州。
允熥又對王喜說道:“你親自走一趟吳王府將文奎叫來,若是吳王或吳王妃詢問,就說朕有事要讓文奎做。”王喜領命而下。
胡廣此時忽然又問道:“陛下,在田賦上可否對浙北諸府寬鬆一些?”
“不可!”允熥斬釘截鐵的說道。他倒不是完全不願意給農民減負,但問題是以現在大明對農村的管理水平,根本無法保證降低農稅會讓農民得到實惠。
就好比歷史上滿清前期,玄燁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取消了多餘人口的人頭稅,後來他又在自己六十大壽那一年宣佈分三年取消全國所有省份一年的賦稅。
但普通農民壓根兒不知道這兩件事,該這麼交稅還怎麼交稅,多交的錢自然被各級官員瓜分了。廣東有一個好官派人敲鑼打鼓去鄉下對農民宣傳不必交稅,引起廣東所有官員的記恨,他也被彈劾丟了官。
所以對於允熥來說,除非是徹底取消的稅賦比如攤丁入畝,或者某地遭了災,否則他絕不降低或者暫時取消某地的農稅。
“朕對於浙北士紳另有安排,以讓他們對大明忠心,不必削減農稅。”允熥又補充道。
雖然練子寧等人都對允熥補充的這句話半信半疑,但既然皇帝已經這樣說了,他們就只能聽從。
允熥自覺多數事情都已處置完畢,剩下的那一項他還要考慮,不會今日或明日就做,所以決定先放鬆一下。他對胡廣說道:“明日清出西湖一角,朕要看一看天下聞名的杭州西湖。”
胡廣毫無意外的答應道:“是,陛下。”
但張輔忽然想起了什麼,對允熥說道:“陛下,杭州城中,有一處比西湖更加值得遊覽。”
“噢,是什麼地方?”允熥好奇的問道。杭州應該沒有比西湖更加出名的地方吧。
“其實這個地方也在西湖附近,就是杭州嶽王廟。另外,棲霞嶺處有鄂王殿下的墳墓。”張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