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字鵬舉,生於宋徽宗崇寧二年(西元1103),兩宋之交的名將。宋高宗紹興十二年(西元1142)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享年四十歲。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揹負他的遺體越過城牆,將其草草葬於九曲叢祠旁。宋孝宗繼位後馬上下令給岳飛昭雪,並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得到後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宋寧宗嘉泰四年(西元1204)追封岳飛為鄂王,加諡號武穆,後又加諡號為忠武。
岳飛之死被認為是千古第一大冤案,當時人們就憤恨不已,油條一度被稱為‘油炸檜’,更有軍隊小校曾意圖刺殺秦檜。即因為岳飛的才華也因為他的蒙冤曲死,一直到明末岳飛都是武聖人。直至滿清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淡化岳飛,抬舉關羽為武聖,他的名聲才略微降低。
想到岳飛,允熥也略微有些失神,過了一會兒才說道:“那明日不必清出西湖一角了,朕去拜訪嶽王廟和拜祭岳飛墓。”
之後幾人退下,允熥返回後院。
見到允熥,昀芷馬上問道:“皇兄,明日去遊西湖麼?”
她的眼睛帶著極高的期待,但允熥只能說道:“不,明日去嶽王廟悼念岳飛。”
“悼念岳飛?”昀芷自己呢喃了一句,隨即說道:“杭州還有岳飛廟麼?妹妹竟不知道。”
“既然杭州有岳飛廟,那麼悼念岳飛也是正理,明日妹妹也要去。”
“你去幹什麼!”允熥叫到。
“自然是拜祭千古名將嶽鵬舉了。”昀芷說道。
“你,算了,你去就去吧,但萬不可有絲毫唐突的地方。”允熥叮囑道。拜祭死人比接見活人規矩還多,若是有一絲一毫不妥之處,恐怕他會被言官彈劾的奏摺淹沒。
“放心吧皇兄,妹妹記得。”昀芷說道。
“岳飛,誰是岳飛?”忽然響起了這麼一句稚嫩聲音的話語。允熥回頭一看,就見到寶慶和賢琴在宮女的陪伴下走了過來。
“姑姑,我知道岳飛是誰。岳飛是趙宋名將,與金國打仗屢戰屢勝,但當時的皇帝,我忘了叫啥了,是個昏君,連發十二道金牌讓岳飛退兵,岳飛無奈退兵。之後奸相秦檜嫉賢妒能,誣告他謀反將他處死。昏君的兒子即位後為岳飛平反。”賢琴說道。
“我爹十分喜歡聽說書人說《武穆精忠傳》,所以我也聽過。……,岳飛在讓他認罪的紙上寫到‘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她現場來了一段評書。
“看來他是一位大大的忠臣,”寶慶小手一揮,“既然如此理當悼念。明日我也要去悼念。”
“皇兄我也要去拜祭。”賢琴也說道。
允熥此時已經放棄治療了,說道:“那就都去。”允熥隨後吩咐明日李莎兒也去。
但允熥仍然做了預備。他對平日照顧寶慶的紀女官和照顧賢琴的李女官吩咐道:“若是寶慶或者賢琴有一絲一毫要搗亂的可能,馬上將她們抱起來。”二人忙不迭的應諾。
第二日一早天剛矇矇亮,允熥起床洗漱完畢招呼所有人用過早膳後,前往西湖西北的嶽王廟。
到了地方,這次帶來的衛所士兵和杭州的警察已經讓這裡除了幾個等候的官員外無其他人,但外圍圍了無數聞訊趕來的百姓,這些人見到皇帝的車駕過來後馬上跪下山呼萬歲。
允熥讓侍衛對百姓說今日皇帝來悼念鄂王,請百姓散去。一些家裡有事的百姓散去了,但大多數百姓仍圍在外圍,並且人越來越多,還有很多一府二縣的生員和當地的童生趕過來圍觀,雖然他們其實也看不到什麼。
允熥也不在意他們,從車上下來走進廟裡。然後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昀芷等人也從車上下來,走進嶽王廟。
允熥走進廟內看著岳飛的塑像,又看了看一旁擺放的牌匾:有據傳岳飛自己手書的‘還我河山’,有宋孝宗手書的‘精忠報國’,還有其他幾個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