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允熥之後卻沒有馬上說什麼重要的事情,只是宣佈開飯。
雖然今日的宴席不大,但是宮中的菜品,都是他們平時想吃吃不到的東西,所以雖然他們努力想在允熥面前顯得從容一點,可是還是被這些十分美味的佳餚所吸引,大快朵頤起來。
只有羅貫中沒有這樣,一點一點的吃著飯。他年紀大了,吃不了多少。別看他在允熥沒到的時候一直在吃甜點,但是實際上卻並未吃多少。
羅貫中的座位就在允熥的身邊,允熥也很方便的轉過頭問道:“羅先生,朕看你的身子,是不是讓太醫給你再看看,剛才畢竟比較匆忙,恐怕檢查的不夠細緻。”
允熥很在意羅貫中。現在羅貫中因為資歷、寫作水平等緣故,是這些人的領頭羊,替允熥管著這些人。也是在他的帶領下,這個規模不大的作家班子欣欣向榮,無數水平很高的劇本從這裡流出,這些劇本和話本賣出之後賺回來的錢已經足夠他們的開銷了,允熥都不必另外花錢。
若是羅貫中過世了,允熥現在還沒有發現能夠代替羅貫中的人,那麼這個班子還能不能維持現在的情況,可就說不準了。並且羅貫中作為中國著名作家,允熥對他也有一股敬佩之情,
羅貫中自己也明白允熥剛才的話是什麼意思,輕聲說道:“陛下,草民身子還算硬朗,不必麻煩宮裡的太醫了。”
既然羅貫中自己不願意,允熥也不勉強,也就不再說這件事,而是又問起了別的:“羅先生,朕前年冬天讓你們寫的有關太祖事蹟的話本,可有什麼進展了?”
“陛下,好幾人都動筆寫了這個話本,不過因為事涉太祖,大家都極為謹慎,有幾個人寫的我看了看,都不像是話本,像是傳記了。”
“絕對不能寫成傳記。”允熥說道。若要傳記,宮裡的《太祖實錄》就足夠了,文采也一定比他們這些以寫劇本為業的文人好得多。允熥需要的是貼近普通百姓生活的話本,不是高高在上的傳記。
羅貫中顯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說道:“草民當時就和他們說了此事,並且告訴他們這樣寫陛下一定不會滿意。他們自己也明白了,又從頭開始寫。”
“不過草民看著還是不行。反覆看來看去,只有吳玉朝的《大明開國英烈傳》還不錯。”
“名字起得就不錯,內容寫的也好。其他人都是全部以太祖為主,其他人描畫的不夠,這樣其實不好。”
允熥也明白這個道理。就像羅貫中自己的《三國演義》,不管是從前的版本以劉備為主角,還是允熥命令後以曹操為主角,都不是隻重點描寫一個人,而是重點描寫了多個人,這樣反而容易突出主角。
這些人之前都沒有寫過長篇,對此沒有經驗,就算羅貫中提醒以後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
允熥說道:“那這個吳玉朝寫的這個《大明開國英烈轉》沒有這樣的問題?”
“沒有。”羅貫中說道:“陛下,草民敢擔保沒有問題。”
“比你的《三國演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