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透過錦衣衛也知道了文臣知道了他的想法,所以訕訕的笑了幾聲,說道:“那就以方孝孺為翰林院侍講,兼任中書舍人,入直大內。”
陳性善、暴昭、卓敬三人這才滿意。卓敬說道:“陛下此舉,必當使天下計程車子歸心。”
不過雖然允熥讓方孝孺當了中書舍人,入直大內,但是方孝孺幹什麼還是看允熥的安排的。允熥是不會讓他處理有關實務的摺子的,反正現在允熥自己分摺子。
張溫和郭鎮又當了一回看客。允熥自即位以來對於文官方面改變很多,相反對於軍方動靜很小,只不過是把部分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還有各行省都司的都指揮使換了位置,這是正常的事情,所以軍方平靜無事,張溫除了給允熥講些軍隊的事情,也沒什麼事情。
中午尚炳和朱松、朱楩又來找允熥商討封國的事情。尚炳問道:“皇兄,我要立佛教為國教嗎?”
允熥說道:“那是你的國家,你以後自己決定。不過為兄的建議你在佔有哈密以前不要立佛教為國教。等著打下哈密之後,除了任命王相之職,京城對你的封國概不干涉,你自己決定就好。”
打下哈密以後憑藉哈密的資源足以進軍西域了,允熥打算到那時就當個甩手掌櫃的了。
朱楩又問道:“陛下,為何不讓我的封國傳教?”
允熥說道:“之所以在東北、西北傳教,是因為那裡的蠻夷較為開化,並且當地有自己的宗教,所以用佛教、道教去更快的安靖地方。”
“雲南崇山峻嶺之中的蠻夷不開化,也不信仰宗教,以儒家去感化、以醫術去引誘足已,不需宗教。”
允熥然後沉聲說道:“你們要記住,不管是宗教,還是儒家,都是治國的手段,如果國君自己對此深信不疑,不能把握平衡,那亡國之日就不遠了。”
朱松等人都是一臉受教的摸樣。
允熥這時因為提到了醫術,想起了自己即位之前詳細規劃過的關於醫術的兩個政策,馬上拿出紙筆把這些記下來,省的自己又忘了。
然後允熥又和尚炳等人商量了一會兒封國的具體策略。允熥覺得封國的政策不要總拖著了,這兩天就定下來最好,所以又把自己的親信大臣,包括四輔官,齊泰、練子寧等人都叫進宮中商議。
眾人一直商議到晚上戌時才算有了初步的意見。允熥說道:“諸位愛卿,今日到這裡吧。明日上朝,與其他的大臣一起商議,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明日最終定下。”
明日是七月初一,大明之制,每月逢三、六、九為中朝,冬至、過年等為大朝,其餘都是小朝。小朝上朝的人除了科道官,其他的人都是朝廷重臣,也都有資格來商議大事。
眾人均無異議,尚炳也說道:“皇爺爺的葬禮已經過去了,許多的叔叔都想回封地了。儘早定下最好。”
於是眾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