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賀泰安又問道:“怎麼不見了楊先生?”
李明善道:“楊先生年事高了,幾日前辭了館,歸鄉去了。”
賀泰安又道:“沒了先生,賢契舉業豈不要荒了?”
李明善道:“尚未來得及再請一個先生哩。”
賀泰安又問李保兒道:“文章會作麼?”李保兒道:“胡亂做一些,都不甚好。”
賀泰安道:“拿幾篇來我看一看,要是作的通了,我再拿與巡撫老爺看。巡撫老爺極是愛才的人,要是青眼你的文章,自然抬舉你一番,不知強過多少好先生哩。”
李保兒聽了這話,知其非虛,忙奔回房中,把自己平日所作的得意之作翻了出來,選了幾篇文章和幾首試帖詩,又奔回正廳,拿給賀泰安看。
賀泰安接過李保兒遞上的文章和詩,張開醉眼匆匆覽了一遍,道:“倒有些模樣,我且帶了回去細細看過,再拿給巡撫老爺看。”
李保兒忙拜謝了。賀泰安將幾頁手稿袖了,起身離席,便要告辭。李明善挽留不住,招了招手喚人來。
不一刻,管家李方帶四個小廝進來,抬著兩口不大不小的箱子。
賀泰安見了,便問:“李老爺這是何意?”
李明善道:“府中俗事多勞費心,一點薄禮不成敬意。”
話未說完,小廝開啟了箱蓋。一個箱子中放著兩壇紹興燒酒,另一個箱子中則整整齊齊的碼著十封五十兩一封的大銀錠子。
賀泰安搖晃著身子彎腰看了看,哈哈笑道:“李老爺太見外了。”
說著伸出雙手將兩壇燒酒一手一個提起來抱在懷裡,又道:“這兩罈好酒我便收了,這銀子嘛,就免了。”
說罷,哈哈大笑著走出門去。李明善和李保兒父子兩個挽留不及,忙跟著送出來。大門外早有一頂二抬小轎等著,轎子上掛著一對“巡撫衙門”字樣的燈籠。
賀泰安鑽入轎子中,向外拱了拱手,道了聲“告辭”,便催著轎伕起較往巡撫衙署去了。
李明善見他去也匆匆,只好命一個管事的帶人將銀子直接送到賀府上去。
卻說這賀泰安到了巡撫衙署,門子迎著,問道:“賀老爺這是在哪裡吃的醉了?”
賀泰安也不回答,反問道:“巡撫老爺在麼?”
門子回道:“正在正堂中會客。”
賀泰安問:“會的甚麼客人?”
門子道:“正會總兵老爺哩。”
賀泰安道了聲“知道了”,便令轎伕抬著轎子轉過街角,回自己寓所去了。到了門首,賀泰安下了轎,掏出幾錢碎銀子打發了轎伕。踉蹌著方要進門,李府送銀子的人也到了,賀泰安無法,只得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