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見老者勉強按捺住哀傷之情,先是將臉上淚水擦淨,復又長舒口氣,待眼淚不再垂垂欲墜時,才悠然開口。
“不敢受閣下之敬,老兒免貴姓全,單名異···”
說著,老者便指了指與酒肆隔街相望的一片居住區。
“老兒寒舍,便於北徐寨街口···”
聞言,眾人不由再客套一番,酒肆便又再度陷入短暫的寧靜。
只不過片刻,就有一聲微微有些驚詫的輕呼聲響起。
“北徐寨,全氏?”
不片刻,出身那人便瞪大了雙眼,在心中再三確定心中的猜測之後,不由趕忙上前,緩緩躬下身。
“老大人滿門英烈,誠乃吾輩之楷模!”
“萬望老大人稍節哀思!”
聽此人恭維之語,連‘老丈’的稱呼都改成了‘老大人’,眾人面色不由一片疑惑。
卻見老人一聲長嘆,便將眼前鄭重拜喏的年輕人就手臂扶起,富有感嘆幾聲,便走出了酒肆。
看著老人的身影一步步跨過街道,走進一戶略顯寒酸的農家庭院,眾人亦是紛紛瞪大了雙眼。
然後,便是一雙雙眼眸,暗含著‘原來如此’的意味,望向先前那年輕人。
“吾說呢,忠烈之戶啊···”
看著那家農戶大門之上,那塊高高掛起,其上寫有‘漢祚烈屬’的牌匾,眾人紛紛反應過來,投以敬重的目光。
先前那年輕人聞言,卻是眼帶狂熱的搖了搖頭,語調中,也是帶上了些許顯擺。
“諸位莫不以為,全老大人,不過一烈屬爾?”
聽聞青年此言,眾人面上再度流露出困惑之色。
沒一會兒,果真有一個‘聰明人’,像後世的捧哏演員一樣接了一句:“莫非,全氏尚有他事,不為吾等知曉?”
見有人配合自己,青年自是神氣的哼了一聲,滿是騷包的點了點頭。
“諸君可曾聽聞,去歲悼惠諸子之亂,曾有一有功之卒,名曰:全旭?”
聞言,眾人又是搖了搖頭。
“去歲之戰,有功之卒不知凡幾,吾等如何都能知曉?”
“是極,便是吾家長兄,亦曾於去歲之戰立得武勳呢!”
見眾人還是沒有反應,青年滿是遺憾的搖了搖頭,唏噓感嘆一番,便悠悠開口道:“前歲,隆慮侯將大軍十萬,南下徵越。”
“去歲,悼惠諸子亂起,陛下慧眼如炬,以護豐沛龍興之所為由,命隆慮侯提兵北上。”
“後悼惠諸子叛軍,為潁陰侯、故安侯、隆慮侯合圍於滎陽敖倉左近,終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