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各個專業或多或少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只是有的多、有的少罷了。你們進入新聞學院,也可以立志做亨利·喬治嘛~”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掀起過一次新聞報道浪潮——
黑幕揭發運動。
其起點便是1879年喬治出版的《進步與貧窮》,揭開暴露文學的序幕。
一批具有進步主義理念的新聞記者和雜誌作家針對當時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弊端,發表大量調查性新聞報道,引起公眾強烈反應,直接帶動美國進步主義運動的到來。
運動中那些牛X的記者和編輯,才是被“舔”的一方。
學生們又開始私下議論,
有的甚至考慮,要不要在新學期轉入新聞學院,
反正新聞學院對畢業生有雙學位的要求,之前的專業課也不會浪費。
普利策緩步湊上來,
“陸教授,我覺得火候差不多了。”
陸時也是相同的看法,
他清清嗓子,
“另外,我必須要告知諸位。入學新聞學院會有獎學金,並且,畢業生在畢業後,也可以獲得進入《鏡報》、《世界報》工作的機會。”
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利誘有效,
瞬間,學生們躍躍欲試。
有人問道:“陸教授,獎學金真的會發?”
之所以會有此一問,是因為美國總是畫大餅,
在美國建國時,法律明文規定,要確保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時,可依照法律獲得相關經濟援助,
不過,受到各種影響,很多教育資助計劃和條例被廢除或一直處於無效狀態。
說白了,就是隻有口頭保證,並沒有落到實處。
“獎學金”一詞也逐漸被遺忘。
陸時說道:“你們或許知道,英國於今年頒佈了法令,組織地方教育委員會管轄本地區的教育,開始設立獎學金,初衷是能使貧窮的優秀學子有受教育的機會。”
忽然提到英國,學生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巴特勒卻是反應快,
他呵呵一笑,
“你們難道忘了《全球大學排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