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英倫文豪> 第133章 席捲巴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3章 席捲巴黎 (5 / 8)

蕭伯納搖了搖頭,沒有接茬。

陸時卻說:“校監先生和王爾德先生都是戲劇大家,同時代的佼佼者,偏偏兩者的創作理念截然不同,明裡暗裡較勁,最後卻以這種方式分出勝負,難免心生感慨。”

同樣是作家,凡爾納當然能懂這種感受,

幾人也不知該如何勸慰。

蕭伯納反而笑著道:“也不算是沒分出勝負吧~要是王爾德看了你的《是!首相》,恐怕會氣得從墳墓裡跳出來,和你絕交。”

眾人哈哈大笑,

幾隻鳥兒被驚得從枝頭或墳頭飛遠。

羅蘭說:“其實,王爾德先生後期的作品已經幾乎和唯美主義沒有關係了。”

王爾德的一生受盡了波折,

尤其是被判有罪並投入監獄後,現實赤果果地打倒了他,

這種情況下,還如何繼續堅持唯美主義呢?

蕭伯納接話道:“那也比不上陸的那些走腎的喜劇下里巴人。”

龐加萊、凡爾納、羅蘭之前就聽過那個拿破崙復辟的“走腎”的笑話,因此沒有再問。

羅蘭介紹:“說起來,拉雪茲公墓跟皇帝陛下還有關係。拿破崙在位時宣佈,公墓不得拒絕任何要求來此安葬的人。隨後,墓地名聲大噪,不斷有名人的遺體遷葬到這裡來。”

說著,羅蘭指指不遠處,

“能看清嗎?”

陸時和蕭伯納一起眯眼踮腳眺望。

蕭伯納小聲道:“那是……那是一名少女?好像在拉小提琴,是嗎?”

龐加萊點頭,

“沒錯,那是肖邦的墓地。”

陸時好奇,

“為什麼在低矮的墓碑上會有少女雕像?”

龐加萊一邊摸著鬍鬚,一邊介紹道:“有兩個說法:其一,雕像寄託著人們對天才大師的惋惜和哀悼;其二,則是優美的愛情故事,關於肖邦和他的戀人。”

1831年,肖邦來到法國定居,

後來,他結識了比自己大6歲的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甜蜜的愛情給肖邦帶來了無限的創作靈感,

但好景不長,兩人關係破裂,肖邦因心情憂鬱創作力衰退,直至因肺病逝世。

龐加萊說:“一直有人想將這段故事搬上舞臺。”

陸時和蕭伯納同時點頭,

從故事創作的角度講,這確實是不錯的原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