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第一排單數射擊之後,迅速往後跑,雙數一隊同時射擊作為掩護,射擊之後,也往後跑,跑到佇列最後,然後裝填。
再輪到第二排單數射擊,接著是雙數……如何迴圈。
這戰術對付騎兵無效,但對付百步外敵人步兵的接近,非常有效。
基本上,每排都是不間斷射擊,也在不間斷地後退。
訓練時計算過,百步的距離,敵人奔跑時間為二十秒左右,而用這戰術,己方的陣型可以向後倒退近六十步。
也就是說,在保持著有效射程的前提下,這百步距離可以延長至一百六十步。
多出的六十步,足以讓火槍兵多射擊兩輪。
這還不算,敵人在遭受不間斷打擊時,遲滯甚至停止腳步的時間。
於是,戰鬥就不再是戰鬥,而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每當槍聲響起,一排排的清兵如破麻袋般地倒下,這對於後續的清兵心裡,所造成的陰影是巨大的。
當人與人面對面搏殺時,哪怕落入下風,都是可以容忍的,可對於夠不著的敵人,內心中除了憋悶,那就只有恐懼了。
清軍在付出上千條人命之後,開始止步,開始向後退。
喀爾楚渾下令斬殺了幾個退後計程車兵,才穩住了陣形。
隨即,喀爾楚渾下了死命令,繼續進攻。
喀爾楚渾很明白,不管現在的火槍改良成啥樣,有一點是無法回絕的,那就是槍管發燙。
火繩槍在清軍中不鮮見,就是因為射程短、精準差、容易炸膛也不被士兵所喜。
黑火藥的燃燒太快,瞬間膨脹的氣體,讓質量差的有縫管,無法承受,特別是射擊七、八次之後。
還有就是黑火藥是燃燒,燃燒就會有殘留,殘留一多就會結塊,這就是火繩松容易炸膛的原因。
喀爾楚渾已經怒火中燒了,他寧願以人命堆砌,也要報今日一箭之仇。
他已經從沈致遠的口中得知燧發槍不過也就十二、三次的射擊,極限十五、六次就需要冷卻。
所以,喀爾楚渾寧願多付出幾千條人命,也要將對方碾成粉末。
只要明軍的火槍無法繼續射擊,那麼對方就是一堆任由自己宰割的肉。
喀爾楚渾的右部中軍也在東移,這是打定了主意,就算左翼全滅也要進攻到底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