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在跑動中跳躍或者左右晃動,這是為了降低被射中的機率。
倒不是後世的“之”字形前進,而是有些聰明人自發的想當然,然後被越來越多的人效仿。
所以,戰場永遠是學東西最快的地方。
可惜,他們這招雖然有用,但效果不太好,因為面對的不是瞄準,而是齊射。
齊射本身就沒有目標,就是以量制勝。
同時,以這種方式來規避被射中,無形中減慢了前進的速度,這更使得距離被拉長。
原本近百步的距離,已經拉長至二百步。
射擊的輪數就會多兩輪。
但,確實如喀爾楚渾所料,明軍在十三輪射擊之後,沒有了第十四輪。
其實,吳爭在軍校制訂的規章中,僅十二輪就不可再擊發,今日已經是多了一輪。
喀爾楚渾在稍一猶豫之後,下達了右翼中軍向北迂迴,側擊明軍的命令。
蔣全義部的壓力徹底減輕,可吳爭所部,壓力瞬間增大了好幾倍。
火槍兵開始戴手套,因為槍管燙手,然後往槍管上安刺刀。
喀爾楚渾臉上神色,開始有了些光彩,他大聲下令:“衝!趁敵人暫時無法射擊……衝!”
……。
泰興城內。
宋安率另一支火槍兵,在城中心與攻破西門的清兵遭遇。
清兵領軍的參領是貝子愛新覺羅·尚善,他爹是愛新覺羅·費揚武,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第八子。
也就是說,尚善的祖父,是努爾哈赤同母弟。
此人原是今年二十九歲,但戰場上歷練得不多,雖有勇卻無謀。
早幾年追隨多鐸征討過李自成部,唯一的戰功是當時李自成部潰敗,留下斷後三百多騎兵阻擊清軍追兵,被尚善率軍擊敗。再就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了。
但因為是宗親嘛,此次前來就是想要搏取軍功,以便日後可以位列朝堂。
所以,勇則勇矣,少了些戰場經驗和為將者必要的權衡利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