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很重要,但對於同心眾來說,效忠斯波義銀,在斯波編制這個體系內混得如魚得水,更重要。
所以,只有義銀帶著同心眾拿下頭功,他可以用斯波編制另行恩賞同心眾,不求土地知行,那麼其他人的功勞就可以跟著被壓一等。
君上高風亮節,其他人也不好索取無度,有利於戰後恩賞分配,只花錢,不給地。
這就是義銀在確定自身安全之後,想要儘可能表現,上陣拼一把的最大原因。
當主君沒那麼容易,當盟主更是難上加難。明智光秀以臣子的視角做出的最佳選擇,其實並非是義銀的最佳選擇。
這仗還沒有開打,義銀就必須把打贏之後怎麼談判,怎麼恩賞的事都考慮清楚,才有膽子去開戰。
否則就算打贏了此戰,卻落得一身麻煩和埋怨,也許結果還不如打輸去織田信長那邊艾草呢。
———
兩軍對峙餘吳湖,斯波義銀這頭在思索著如何南下發動攻勢,甚至考慮到戰後恩賞問題。
而另一邊的賤嶽防線,羽柴秀吉與竹中重治也在營中密談。
此時已然是春濃近夏,羽柴秀吉感覺夜晚的風也漸漸燥熱起來,她低聲對竹中重治說道。
“瀧川一益對我的建議完全聽不進去,她是鐵了心要把北近江眾填進賤嶽防線。”
竹中重治笑道。
“怎麼用北近江眾,哪裡是瀧川一益可以自作主張的?大殿幾度親臨前沿,必然有所指導,瀧川一益也就是聽從吩咐罷了。”
羽柴秀吉喪氣道。
“我好不容易把北近江眾籠絡到自己這邊,沒想到大殿卻是想把她們當炮灰用。
這一戰若是打得她們傷筋動骨,我這些天的努力就都白費了。”
竹中重治搖頭道。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現在的北近江眾對您彎腰,只是因為她們在織田家找不到更好的靠山,看似恭謹,實則無用。
大殿性子乖戾,正好磨一磨北近江眾的性子,死的人多了,削弱了她們的實力有利於您掌控她們。
南近江之屠,越前國之亂,南伊勢北畠家取而代之,北近江磯野員昌倉皇投奔斯波家,織田麾下的當地有力武家誰得到了好下場?
北近江眾經過這場戰事磋磨,銳氣盡去,對織田家心有餘悸,才會真心的臣服於您,認羽柴不認織田。
有大殿這塊磨刀石幫忙,您應該開心才對。”
羽柴秀吉苦笑道。
“總是說不過你,但聽起來的確不錯。”
羽柴秀吉雖然是織田家的嫡系,但因為麾下大多是北近江眾,所以她這次也被安排在賤嶽防線,配合瀧川一益主持防務。
對此,羽柴秀吉心裡其實是有些不滿。
其一,羽柴秀吉已然是十二萬石大名,又是織田信長的身邊僕役出身,類比野孩子團的成員地位。
瀧川一益雖然出身母衣眾,是織田信長夾袋裡的親信,但羽柴秀吉不覺得瀧川一益有資格在自己面前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