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不答反問:“您都說了,那是職工醫療報銷,而不是城鎮居民醫療報銷。咱們現在國內有多少是退休職工?又有多少城鎮居民?”
“而且,您可知道,我家德池算是三線城市中的上等,但德池人生病,在地區醫院治療的不多,都愛往汀南市的幾家三甲醫院跑?”
“就因為德池地區醫院的醫療水平,比不上車程兩小時以後的汀南市三甲醫院。”
“另外,就算是職工醫療報銷,能夠報很大的比例,但病人依然需要在住院前先交一筆較大的押金。重大疾病下,至少要交一萬到兩萬,如果一週內無法出院,還得再繼續交一萬到兩萬。”
“有些職工或許能拿出來,有些退休職工家庭未必能馬上拿出這筆錢,尤其是困難戶。”
“為什麼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的醫生水平高?儀器先進是一方面,另外,也因為病人多,導致醫生也多。”
“醫生也是人,也想擁有高收入,高榮譽。但現在,我們的基層醫療組織嚴重缺病人,我們的大城市醫院又是人滿為患,嚴重缺醫生。這就是壞的發展。”
“但是大醫院地盤有限,也不可能無限制地進醫生。”ZL看著王易:“當然,我們也在考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好解決。讓厲害的醫生流動起來,多帶動小地區的醫生練手。畢竟,醫生這個職業,就是需要多練手!”王易手一攤:“一線城市每家三甲醫院的厲害醫生在地方上保留編制,輪流呆上半年,在地方上治療病人,待遇比照在自家醫院,再利用他的名頭,把地方上的病人引過來,半年之內,一定可以在小醫院裡培養出幾個熟手醫生。”
“而後,一線城市的醫院,在掛號方面,要有所限制,要考慮醫生的體力和診斷水平,每日限號,並且有專門的部門來給一線和二線城市分流。”
“說白了,既然我們的政務系統,和教育系統中,公職人員是可以流動的,那為什麼我們的醫療系統裡,有編制的人員不能流動?非要死吊在一個醫院裡?”
“某個科長可以調去其他科室,某個處長可以調去其他處室,或者不同機構的其他科室,那醫生也應該可以服從組織調配才對!”
王易知道,自己這一番話,一旦傳出去,不管當局會不會考慮和採納,都肯定會引起一陣大風波。
這相當於醫療行業的一次大變革。
但是,王易覺得自己想得沒有錯。憑什麼政務部門,教育部門都可以將職工們調來調去,醫療機構就不能?
再大的醫院,也要受衛生部門來監管。當然,國家之前是將醫院這一行業推向了市場,可能也是覺得單憑國家財政,無法完全負責若大的醫療開銷,所以才會讓醫院收費,一部分國家報銷,一部分病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