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高麗(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高麗(終) (2 / 4)

“真要去?”

“不去能怎麼辦?”一人朝著外面密密麻麻計程車卒努了努嘴,“你還真以為是來和你商量?”

“而且崔將軍說的也確實有幾分道理,”有人說,“李氏的確太過分了,幾十年下來,姓李的結黨營私,民怨沸騰,也許眼下...還真是個好機會。”

“不對啊...李氏被推翻,那誰來做王上?”

立刻有人像看白痴一樣看了他一眼:“愚蠢!難道還能是你不成?”

“打進開京城,絕滅李氏,自然會有人坐上那個位置,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是從龍之功,這天下...也該易主了!”

......

大魏定遠元年六月二十二日,高麗將領崔承允應高麗王十道金牌,帶兵回京,卻在開京傳令原地休整之時,悍然越過錦江防線,高舉“誅李氏”的旗號,兵圍開京城。

三萬兩千魏軍幾乎於同一時刻,從光州城發兵,直撲高麗最南端的慶尚道,顯然是不準備直接撤兵把爛攤子留給高麗,也沒打算去管後方開京城發生了什麼,他們的目標,是蔚山。

蔚山是釜山的最後屏障,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慶尚道的中心,在蔚山的旁邊是東萊,與釜山互成犄角拱衛蔚山城,這裡交通便利且可直達大海,是倭軍從釜山登陸後選擇的據點,也存放了倭軍從高麗全境搶回的錢糧,所以黎盛斷定,只要攻佔蔚山,就能斷絕倭軍後勤,讓倭軍只能從釜山乖乖滾下海。

此時駐守蔚山的倭軍兵力大概有一萬五,看起來並不算多,是一個再理想不過的下手物件--畢竟黎盛自從帶兵入高麗以來,打的都是兵力不如倭寇的仗,如今倭軍被打散,一個個只想帶著搶來的東西回家。

然而在得知了魏軍悍然來襲的訊息後,魏軍明顯吸取了之前忠清道、全羅道失利的教訓,在佈陣上很有一套,蔚山、東萊、釜山各部倭軍,擺出了“品”字形陣型,形成了一個十分堅固、互相呼應的防禦體系,蔚山是這個陣型最為尖銳也最牢固的一點,魏軍想要攻佔蔚山,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黎盛決定玩點其他花樣。

他先後派出兩路偏師從左右進攻東萊,營造出要同時攻打東萊與蔚山的假象,使倭寇無法判斷具體的進攻方向,此外他又讓堵在對馬海峽的海軍進逼釜山港,吸引倭軍目光,而在“品”字陣型三面都幾乎遭到同時進攻的時候,果不其然,倭軍慌了。

畢竟其他的地方無所謂,反正都是從高麗搶來的,但要是釜山港丟了,那倭軍就沒有回家的路了,再加上之前倭軍最悍勇的主力在忠清道、全羅道先後被殲滅,如今尚存的兵力大多都是在各地劫掠,沒有和魏軍正面作戰,在魏軍入高麗顯赫的戰績下,要說他們不怕,那是真不可能。

--既然在光州已經退了一步,既然都是要回家,那為什麼不再退一步?反正釜山港是一定要守住的,至於其他地方...就算了吧。

抱著這種心態,魏軍才剛剛在蔚山外紮下大營,整個蔚山便已經人去樓空,倭軍將最後的三萬兵力集中到了釜山港,主動放棄了外圍城池,像極了一堆搶夠了想回家的強盜。

面對這種情況,殺氣騰騰挺進慶尚道的魏軍們都感到有些茫然,然而遙控指揮著全軍的黎盛卻絲毫不意外,他了解倭人,知道倭人最擅長打兩種仗--一種是摧枯拉朽的順風仗,還有一種則是見不到活下去希望的必死之仗,而像眼下這樣,看不到贏的可能,又搶得比較賺,那麼對於集結到釜山的倭寇來說,最要緊的事情便成了回家。

而黎盛之所以篤定倭軍會選擇退到釜山,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一條不起眼的訊息,從倭國送到了他手上。

大魏定遠元年六月,倭國關白源本義,在高麗戰事不利時,從京都悍然出兵,直接討伐了兩位想要朝他這個一力促成會盟入侵高麗元兇發難的諸侯,而在那場仗裡,源本義的軍隊拿出了許多隻有魏國才有的裝備,導致那兩個諸侯幾乎無力抵抗,便被源本義剿滅,一時間倭國諸侯人人自危,除了調動兵力聯合起來對抗源本義這位關白以外,最緊要的事情便是將還活著的入侵高麗的軍隊召回去。

說句實話,也就是黎盛從徐縉那兒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不然對於源本義這種前線還在打仗後方就起內亂的行為,他也是看不懂的,然而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將這三萬想要回家的倭寇徹底殲滅的機會。

如他所想的那樣,倭國對於內亂的訊息封鎖得很嚴密,幾乎所有諸侯都派了人前往高麗,傳達了一道命令:立刻帶著搶掠的物資、奴隸全線撤兵!

這下完了,魏軍來勢洶洶,後方家裡起火,原本就因為織田信虎死去而變得一盤散沙的倭國聯軍這下子是真的沒了戰意,對於他們來說,眼下這個點死掉才是最虧的,所以整個釜山港都表現出了要死守的架勢,也幸好魏國的海軍人數不多,尚不到萬人,雖然在海面有極大威懾力,但卻不能強行登岸,於是在六月二十八這一天,當魏軍完成外圍的清掃兵圍釜山時,場面一時間便僵持下來了。

倭軍想退,但海面上有魏國海軍,退不了;魏軍想打,但奈何倭軍似乎打定了主意不出戰只死守,簡而言之就是反正打不贏,索性不理你,看你們能怎麼辦?

三萬倭寇窩在釜山死活不出來,這下黎盛也沒招了,只能命令大軍強攻,然而釜山作為高麗最大的港口城池,防禦森嚴,更兼倭寇不像高麗軍隊那樣廢物,登陸了之後就在此地修建了大量營寨、防禦工事,魏軍火炮雖利,但面對一幫沒了退路只能死守的倭寇,也實在是打不進去。

到了六月底,這場戰事就已經快半年了,北方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打起來,對於黎盛來說,也許現在他比那些高麗人更希望這場戰爭能快點結束,然而倭軍在釜山修建的營寨多半依山而建,一路從釜山港延伸出來,互為倚靠,不但高,而且陡,雲梯架不上,弓箭也射不到,火炮雖然有效果,但面對石頭搭起來的防禦工事,殺傷實在有限,加上倭軍打定主意死守,魏軍連著仰攻幾天,也毫無建樹,只能收兵回營。

沒辦法,只能硬爬了。

於是從六月二十八日開始,在炮火的掩護下,魏軍開始爬山。

二十九日,魏軍爬山,被擊退。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