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高麗(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八十一章 血戰高麗(終) (1 / 4)

“崔承允帶著高麗軍隊走了。”

“既然王爺說了可以,那麼自然沒有理由再攔他。”

“開京不是那麼好破的,就算崔承允曾經守下了它--這說明後方很大可能會爆發一場高麗的內戰。”

“跟我們沒關係了,無論李氏王朝被推翻與否,求援國書上的代價終究會兌現,高麗連倭國都打不過,自然沒有和大魏開戰的底氣。”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希望崔承允贏。”

“因為他價碼開得比較高?”

“也有可能是他救過我一命,”黎盛嘆道,“而我這個人最討厭欠人情。”

魏軍大營外,趙裕和黎盛看著南方慶尚道的方向,輕聲交談著,昨天這裡還有數萬大軍紮營與慶尚道的倭軍對峙,而在北境那封回信到來的第一時間,崔承允就毫不猶豫地帶著兩萬高麗軍隊向著開京進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似乎連猜都能猜出來。

趙裕想了想,還是說道:“看起來你對崔承允的印象改觀了很多,但你要清楚,你是魏國的將領,高麗的內戰,無論誰勝誰負,魏軍一定不能出手,接下來這些日子,不管是高麗王李宗衍還是崔承允的求援,你都要當做沒看到。”

“我知道。”

“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

“高麗要內戰,自然就沒人擋住倭軍,有了這個藉口,就能正大光明地從高麗地方搜取補給,繼續打下去,而且崔承允也開了價,他要顛覆李氏王朝,自然不能讓倭寇跑過去撿便宜,”黎盛說,“正好之前要撤兵,我還有些不甘心,這下子就能真的把倭寇趕下海餵魚了。”

“慶尚道倭軍大概還有三萬,若是硬打,代價不小。”

“但卻值得,”黎盛說,“這一戰不僅是為高麗打,也是在為大魏的以後鋪路,這幾年倭亂雖然漸漸減少,但一年到頭總是有倭人想跑到江南發橫財,只有一戰把倭國的兵力全部打盡,從今以後江南才能再無倭患。”

趙裕思索片刻,點了點頭。

而在黎盛與趙裕商議著怎麼才能把倭寇殘餘兵力徹底殺光的時候,崔承允也已經越過了全州,跨過了錦江,距離開京只剩下三百里路程。

沒有光明正大舉起反旗,一路上自然沒有爆發戰事,更何況收復失地後,地方上的防務大多還是以魏軍為主,有了黎盛的軍令,崔承允麾下的大軍自然也不會遇到阻攔。

在越過錦江後,崔承允召集了那些跟著他死守開京,然後又南下與倭軍搏命的將領,準備開一場軍議。

他沒有說話,但氣氛已經讓大部分人隱隱察覺到了什麼,最後還是崔承允最信任的偏將打破了沉默:“將軍,難道您真的要回開京?”

崔承允看著他:“不回去又能怎麼辦?王上已經連下了十道金牌。”

“可任誰都知道,將軍您回了開京,不僅不會被當成功臣,反而還會遭到猜忌!”偏將恨聲道,“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看到倭人來襲便棄城而逃,明明是我們守住了開京!然而現在他們一回來,就對我們這些保家衛國的人生了忌憚,還沒有把倭軍趕出高麗,他們就要讓我們交出兵權!”

這件事情的確沒什麼好說的,高麗王公貴族的作態的確難看了點,倭軍勢大時扔下幾個倒黴鬼就跑到了濟州島,如今回來卻又擔心兵權握在旁人手裡會對自己產生威脅,如此刻薄寡恩,是個人都得心寒,圍在崔承允旁邊的將領們對這件事情早有不滿,見有人挑頭,便一股腦地叫嚷起來,話裡話外都是對開京偌大朝堂的鄙夷。

“可我們還能做什麼呢?”崔承允說,“李姓重於江山,我等皆是旁姓,幾十年來,朝堂上可有旁姓得到王上信任?戰時我等皆是英雄,可倭賊退卻,我等便又是李姓家奴罷了。”

有人察覺到不對味兒了--這種話也能明著說?

也有人因為這番話觸動了這些年來的壓抑,沉默不語,崔承允的偏將上前兩步,高聲道:“將軍想如何做?我們都是被李姓厭棄之人,不管將軍要想做什麼,我們都一定追隨將軍!”

“我想反李,”崔承允說,“若是換做以往,李氏掌握朝堂,盤踞地方,就算十個百個我們加在一起,也不能動搖李氏根基,然而倭賊入侵,天下大亂,卻也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尤其是王上之前率李氏百官貴族出逃,更是讓開京百姓看透了李氏的真面目,江山淪陷,才知李氏命比江山貴...我欲與諸位共舉大事,回京是死,反李亦是死,都是死,為什麼不用我們的血,為天下不滿李氏的人開一個頭?”

有人立刻站了出來,有人沉吟不語,也有人面色緊張,左顧右盼,但最終,帳中這些人看著一身正氣的崔承允,以及帳外若隱若現的刀光,都點了點頭,齊齊稱是。

崔承允的臉色和緩下來:“南方倭賊,不必擔心,我已與黎盛李將軍談妥,魏軍將會繼續進攻慶尚道,在開京事了之前,不會有倭寇越過全羅道,有這些時間,足夠我們撥亂反正,還天下一個太平了!”

他傳下軍令,準備全軍開拔,直撲開京,幾個將領領命而出,等到走遠,才有人低聲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