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大魏風華> 第五百七十八章 血戰高麗(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八章 血戰高麗(二) (1 / 5)

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巨響,魏軍陣地上不知道多少火炮齊鳴,無數石塊、鉛子從天而降,砸在了公州城北面的城牆上。

因為魏軍還沒有開始爬城牆,正在看戲的倭軍士卒們毫無提防,當即被打死打傷了許多人,負責城牆防務的倭將灰頭土臉地從地上爬起來,一臉茫然,聽到身邊此起彼伏地有人在喊:

“大筒!”

所謂大筒,是倭人對於火炮的稱呼,近來隨著去往倭國的私掠船越來越多,火槍火炮天雷這些火器也就被倭人漸漸熟知,但私掠船上架設的那些火炮一般都是軍中淘汰品,不僅威力小射程差,發射也極為麻煩,哪裡會像今日這樣,不知道多少拆卸之後重新組裝的火炮能從那麼遠的地方直接打到城牆上?

而且魏軍的主攻方向不是南城麼?難道說魏軍的火炮富裕到這種程度,佯攻北面都要拿火炮轟上一輪?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因為在接連三輪的火炮轟炸後,無數計程車卒開始朝著北面城牆湧過來,眼尖的倭人一下子就能發現,比起其他兩面,那些城外紅著眼睛喊著號子,殺氣騰騰計程車卒,才更像魏軍的精銳。

事實證明這幾年大魏軍方的路確實沒走錯,在當初平白蓮時才出現的火炮,在這短短几年內已經更新迭代了許多次,包括現在都還有許多投身研究計程車子在北境的造作司以及工業區裡辛苦地對其加以改進,而藉助清池連綿的礦山,以及逐漸繁華的無棣港口,工業區的產能已經跨了幾大步,起碼現在除了將生產出來的火器列裝到北境邊軍以外,西北、江南甚至蜀地的魏軍,也能夠藉此武裝起來了。

而且要知道,中原人一向擅長研究,在顧懷橫空出世之前,大部分聰明人這輩子的追求就是讀四書五經然後去當官,可如今北境提供了另外一條上升途徑,當初幕府初建,顧懷釋出的那份招賢令可不止是說說而已,管你識不識字,管你出身名門還是草莽,只要是奇人異士,到了北境都能有一條光明大道,很多科舉考不下去計程車子就是這麼被招到了北境,然後略一上手,發現自己在研究火器或者其他方面居然還有著異乎常人的才能。

據說現在的北境造作司裡,火槍火炮的研究已經快領先三代了,也就是說現在出現在世面上的火器,更新換代的空間還很大,唯一侷限大批次列裝的不過是產能而已,再過上幾年,鬼知道大魏的火器能強到什麼地步。

比如現在城外魏軍使用的火炮,全長一丈多,真不算龐大,兩個人就可以操作過來,不僅有準星可以瞄準,炮身也可以左右旋轉,殺傷用的炮彈已經從實心炮彈進化成了可以崩散開的鉛塊,以及落地再爆炸的天雷,而且這東西還能用鐵環提著走,到了地方再組裝起來發射,比原來那種只能架在船上的先進太多。

而最關鍵的,還是這些火炮,是連發。

這聽起來似乎很不可思議,畢竟大炮打了需要時間裝填是常識,但北境的一位匠人經過數天冥思苦想,還真被他想出來個絕妙的法子子母銃。

所謂子母銃,母銃便是火炮的炮筒,子銃就是鉛製炮彈,其大小要小於母銃,在出徵前先裝好鐵砂、鉛塊、火藥,封好帶走,等到要開炮時,將子銃往母銃裡一塞,立馬就能轟出去,放完了把炮筒清一清,塞進去第二個,直接就能發射。

這直接讓火炮的威力提升了一個臺階,而這次魏軍帶的子銃有多少?一門火炮配了十五個。

所以此刻的公州城北門外,火炮的轟鳴聲直接連成了一片,壓制得城牆上的倭人們連頭都不敢抬,那經歷過風雨沖刷的城牆上一片坑坑窪窪,不知道多少倭人在這一輪又一輪的轟擊下死於非命。

只能說這玩意兒原本是用來和遼國下一次國戰的,用來打高麗平原上的城池,感覺實在有些浪費。

唯一的問題可能就是進入高麗的魏軍攜帶的火炮門數並不算多,但考慮到全部都扛到了公州城的北門外開轟,也確實夠倭人過一把癮了。

身處南城的織田信虎原本還在遊刃有餘地指揮大軍守城,當聽到青天白日下北邊傳來無數火炮一起轟鳴的巨響後,他頓時意識到了不對,連忙帶人趕到北城,一眼就看到了已經開始攀附城牆的魏軍,以及那猶然冒著硝煙的火炮陣地。

主帥的親臨讓被炸懵了的倭軍重新提起士氣,在經歷了短暫的慌亂後,城牆上的秩序逐漸恢復,在織田信虎的指揮下,他們悍不畏死地與先登的魏軍開始廝殺,城牆上一下子就進入了僵持。

事實證明,戰國時期的這一批倭人,還是挺能打的。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倭人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一根筋,認準了就幹到底,這仗沒打起來也就算了,一旦打起來,那就別考慮後退了,畢竟倭人連尋死都能當成光榮,如今的倭國很多人在戰敗之後明明能逃掉都要選擇切腹,而且這玩意兒還是武士大名專用,普通士卒連這個資格都沒有,說這批來到高麗劫掠的倭軍是亡命之徒,一點也不誇張。

比如此刻的城牆上下,炮彈可以飛上去,但人就不行了,魏軍要想破城,還是得老老實實爬城牆,架起的雲梯上無數魏軍士卒在往上爬,而此時的北城城頭已經見不到大群倭軍,剛才的火炮已經讓他們受到了重創,可織田信虎到之後呢?城牆上的喊殺聲一下子就大了起來,倭人們向城下傾倒煮沸的大鍋熱水,投擲巨石、滾木,並不斷用弓箭射殺魏軍,魏軍接連幾波進攻都被打退了下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概是那五千兩的獎勵太過於誘人,所以魏軍的戰意還很高昂,不斷有人奮勇爭先,爬梯攻城,然而倭軍緩過一口氣後,死戰的意志也很堅定也或者是織田信虎親臨城牆的威懾讓他們不得不堅定,總之魏軍一時間死傷慘重,好不容易有人爬上去,也很快被倭軍亂刀砍死,城牆上一片膠著。

眼看這一輪攻城就要被倭軍強行打退,已經有士卒意識到這五千兩並不好掙,開始調轉方向悄悄後撤,甚至連帶整個大軍的陣腳都開始動搖,黎盛動了。

他披著甲,帶著兩百親衛正在巡視戰場,眼見北面魏軍受挫,便趕了過來,他沒有去找負責督戰指揮的獎勵,而是策馬上前,親臨前線,攔住了一個後撤計程車卒,揮起了刀。

手起刀落,人頭也落,兩百親衛紛紛效仿,只要是有後退的,無論是不是黎盛親手訓練出來計程車卒,一概照殺不誤,而黎盛提著帶血的刀,騎在馬上冷冷看著眼前計程車卒,一字一吐:

“督戰隊向前百步,後退者,格殺勿論!”

正在退卻的魏軍停下了腳步,在這血肉橫飛、人命如草芥的戰場上,他們聽見了那些親衛齊聲重複的黎盛的話,這些士卒裡有黎盛親手訓練出來、輾轉江南各處追殺倭寇的直系軍隊,也有剛剛從荊湖抽調、甚至沒經歷過什麼正經訓練的地方戍衛軍隊,然而這一刻,所有人都看著那高坐在馬上的身影,聽見了他激昂的聲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