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輝和吳偉討論著今天的事情的時候,回到酒店的李忠喜和沈言歡也在交流著今天的情況。
他們會考慮來寶馬電機求助,也是對寶馬電機的情況做了一番調查的。
他們甚至知道寶馬電機名義上是外資企業,實際上就是國內的民營企業的事情。
“吳偉會有那樣子的反應是很正常的,人家生產汽車上的電機以及家電上的電機,每個月的生產都有點供不應求,應該是非常掙錢。”
“它們的研發人員肯定是在忙著研發更多的這類產品。”
“現在我們把一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機會掙錢的專案擺在他的面前,他的興趣不是很大是正常的。”
“要是吳偉還在學校,衝著部裡面給的經費,他可能會非常積極地去配合,哪怕是經費可能最終不夠用。”
“但是到了工廠這邊,需要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了,人家肯定是想掙錢的。”
沈言歡倒是沒有生氣。
這幾年三機部下屬工廠的情況,他是非常清楚的。
個別廠家現在連工資都已經發不出來了。
大部分的廠家都是處於依靠經費勉強度日的狀態。
各種經費更多的都是用在員工正常工資發放的保證上面,有許多研發工作都陷入到了停滯或者進展很是緩慢的狀態之中。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如今社會風氣開始變化,手中沒有足夠的經費,很多專案都不好搞。
“渦扇9發動機需要解決的國產化零件太多了,除了啟動電機,像是壓縮機葉片的鑄造技術,現在都看不到突破的跡象。”
“後面還有無餘量精鍛和精鑄工藝,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等一系列難關等著我們。”
作為長安發動機廠的廠長,李忠喜也是壓力山大。
當年從英吉利羅羅那邊引入這款發動機,可是首長親自拍板的專案。
“這幾年,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研製能力已有了長足進步,可以生產出一大批效能較為先進的渦噴發動機來滿足空軍部隊的作戰要求。”
“你也不用特別的擔心,這些難題都是可以克服的。”
看到李忠喜有點氣餒的樣子,沈言歡在旁邊安慰了幾句。
“這些發動機基本上都是在北極熊發動機基礎上的改進、改型,且整體技術水平落後,嚴重製約了我國航空發動機製造工業以及軍用戰機的發展。”
“再加上航空研究院606所因70年代上馬的殲9、殲13、強6、大型運輸機等專案的紛紛下馬,與之配套的研發長達二十年的渦扇6系列發動也因無裝配物件被迫下馬,此時我們國家在航空動力方面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我這心中很是著急啊。”
越是對國內現在的航空發動機的情況比較瞭解,李忠喜就越是著急。
二十年以上的差距,有時候更是讓人感到窒息。
“現在經濟發展很快,將來我們部門獲得的經費肯定也會增加,結合國內的使用需求,一些專案的推進速度也可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