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先把零件生產出來,那麼下週就可以開始進行組裝了。”
“廠長,我覺得寶馬之光畢竟是我們入門級的一款車,發動機的效能達不到設計的規劃,其實也還是可以是一個使用的。”
“到時候可以不斷的進行升級換代,正好讓別人感受到我們的技術進步。”
順著江輝的話,胡水文立馬就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
目前的發動機圖紙,設計的非常好,生產要求很高。
在他看來完全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甚至三個階段來完善。
到時候正好幾年推出一個換款,也讓產品可以更好的去銷售,甚至吸引一些人去重複購買寶馬之光。
“也只能先這個樣子了,國內的各種加工裝置還是太落後,特別是我們如果想要取消化油器,推進電噴發動機的話,單單一個發動機控制單元就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障礙。”
“我們還得想辦法多培養一些自己的技術人才,讓電子方面的技術水平能夠快速的提升。”
“否則我們的發動機技術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就會有越來越大的差距。”
雖然江輝自己有許多汽車零部件方面的專業知識,但是一個人的水平再高,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提升一個產業鏈的技術水平。
歷史上國內花費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才算是把這條路給徹底的走順了。
有了江輝的插手,許多事情提前一些是有可能的,但是該花的時間也是沒有辦法減少。
“透過跟鈴木的工程師交流,我還發現一個問題。”
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江輝的肯定,胡水文忍不住準備丟擲一個新話題。
寶馬科技在港城那邊有幾十名鈴木汽車退休的工程師,這些人大多數時候都是被用來給寶馬汽車的人員展開各種技術培訓。
不管是安排寶馬汽車的人來港城,還是請這些退休工程師去深城,反正相關的培訓工作一直都是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
“什麼問題?”
一直以來,江輝給大家的印象都還算是善於聽取不同的聲音,不會因為你的發言而搞你。
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聽說在東瀛和美利堅等國家,已經開始考慮用一種叫做AutoCAD的電腦軟體來畫圖,這樣子的效率可以高很多。”
“我覺得公司是不是也可以考慮嘗試一下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將來也是用電腦來畫圖。”
不得不說,胡水文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
在 1982年 AutoCAD問世之前,工程師們使用各種鉛筆、橡皮擦、丁字尺和三角板,精心手工繪製圖紙。
如果需要進行任何修改,工程師和繪圖員必須重新開始,重新繪製草圖。
這種效率肯定是很低的。
之前的一些老爺車,為什麼各種零件的結構相對簡單,特別是車體的骨骼零件,往往都不敢設計的太複雜,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零件設計方面的繪圖問題。
搞得太複雜,繪圖的難度很高,加工的難度也很高,指不定一不小心就出現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