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的升級換代,這個要靠首都內燃機總廠,上週六管理科那邊已經把要求傳達過去了。”
“而變速箱的改進,同樣是要看首都齒輪廠那邊的努力,我們幫不上什麼忙。”
“至於底盤,我倒是覺得BJ212的底盤已經比較優秀,改不改都不是重點。”
徐小波本來不想抽菸的,不過看到會議室的煙味越來越濃,也是拿起一根菸,用火柴點著,跟著在那裡吞雲吐霧。
反正他也是知道這個會議估計沒有那麼快結束了。
“我們的BJ212從1966年開始投產至今,已經生產了十二年了,如今已經老邁,各方的意見都比較大。”
“所以既然要改款,那就要全方位的更新換代。”
“不管是發動機和變速箱,還是底盤、車身和內外飾,通通都要進行技術升級。”
“我們要開發一款能夠滿足今後十年需求的第二代BJ212車型。”
作為設計處處長,呂堅強當年也是親自參與到了BJ210樣車的設計,以及後面BJ212的研發。
不過十多年沒有從事相關的具體工作,讓他重新去畫圖,那肯定是不行了。
但是一些基本的眼光,他還是有的。
這一次設計處要拿出讓一機部滿意的方案,絕對不能敷衍了事。
否則呂堅強覺得他的處境可能會不大妙。
畢竟現在的形勢跟幾年前已經完全不同,單靠務虛是不行的了。
“處長,我覺得要不還是把主要的配套廠的技術骨幹一起叫過來開個會,大家商量一下具體的改進方案?”
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管理科科長於靜,起身推開了窗戶,讓煙氣稍微散一散,然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設計處幾個科現在是什麼情況,於靜也算是非常清楚。
這事要搞好,肯定是要從外面想辦法。
“於科的這個提議不錯,反正那些配套廠都在附近,一個電話打過去,下午就可以開會了。”
林良標覺得繼續在會議室裡頭討論下去,指不定底盤科和車身科還會把焦點放在他身上。
但是內外飾科的人員實力,也沒有比底盤科、車身科好到哪裡去。
他可不想衝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