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至尊黑龍王> 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晉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入晉國 (7 / 8)

地不違天,乃得全載,法天也。天不違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違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

自然者,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道法自然"這一論題不是一個孤立性的論題,它關涉到老子形而上學的根本問題――"道"與"萬物"的關係,也關涉到老子政治哲學的核心問題――"聖王"同"百姓"的關係。

這一論題本身直接涉及到了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道"和比較重要的另一個概念"自然"。作為老子形而上學的"道",它是產生"萬物"的根源。

"道"不僅產生"萬物",而且也是萬物得以生存、存在的基礎和保證,這就是為什麼說老子的"道"既是生成論上的又是本體論上的。

《老子》四章說:"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道"雖是萬物的根源和基礎,是萬物的母親,但它從不以萬物之主自居:"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的這種本性老子稱之為"無為"。"無為"不是說"道"沒有任何作為,而只是說道不控制、不干預萬物,而是讓萬物自行活動、自行其事。

《老子》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道常無為",王弼的解釋是"順自然"。可以斷定,"無為"是"道"的執行和活動方式,它的發出者是"道"。

"道"要"順應"的"自然",不是"道"自己的屬性,而是"萬物"的屬性。這個"道",就是客觀規律。古代沒有客觀規律這個詞。伴隨人類不斷的探索。

人類的認、知,會越來越深刻;思維越來越縝密。根據《老子》全文內涵,我們可以知道,《老子》的"道",就是客觀規律。老子的"德",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是"道"的基本屬性。

那麼"道",只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整個宇宙只有物質和客觀規律。"有物混成",就是物質及其物質機器客觀規律。

《老子》對"道"的進一步描述就是"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在《易經》中"乾"卦既代表天,也代表父親;"坤"卦既代表地,也代表母親。

"自然"是什麼?"自然"這個詞不像"道"那麼古老,它是老子發明並首先使用的。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指稱"客體",而是指稱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狀態",即一般所說的"自己如此"。

這是這個詞在古代中國哲學中的主要意義。"不要勉強和強迫"意義上的自然,就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相對於"道"的"無為","自然"的發出者是"萬物"。

《老子》六十四章說:"是以聖人……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很明顯,這裡說的"自然"是"萬物的自然"。

"聖人"遵循"道"的"無為"推行"無為政治",是為了輔助和配合"萬物的自然",這就是簡本說的"道,恆亡為也,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

"自化"與"自然"義近,它是說"萬物"自行變化。從《莊子・應帝王》說的"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同樣可知,"自然"是"物(萬物"的"自然"。

《老子》一貫以"自然"為"萬物"的"自然",如二十九章注有"萬物以自然為性","聖人達自然之性,暢萬物之情"的說法。

"道"是"無為"的。但由於道遵循萬物,使萬物自己成就了自己,因此它又是"無不為"的。《老子》五十一章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的"自然",指的就是"萬物"的屬性。"道"和"德"之所以受到萬物的尊重和珍惜,是因為它們不對萬物施加命令和干涉,而是因任萬物的"自然"。道之所以尊,德之所以貴,即在於不命令或干涉萬物而任其自化自成也。"

“道”並不是自然,就依其“自然”之說,那麼“陰陽未判一氣混元"又是什麼?再說“一氣混元啟用了時間與空間”,顯然時、空就是“二”,用你的“無中生有。有和無加起來是幾?

一生二就是一生出了兩個東西嗎?您可以如此理解,但不能理解為第一個生出第二個嗎?我看未必不可知的道理,豈不是有“自然、時間、空間”三個東西了嗎?

有生於無,道生萬物,道是空是無、是眾生的自性、是法界法性、是萬物的本性,人人具備,物物皆有,莊子就曾經說過這個,說甚至屎屎尿尿裡都有,就是這個意思。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無形無相,不生不滅,無法形容,一說就錯,只是勉強用個名字代表。道不是一,不是二,不是一切萬法,但卻能生出一切,準確地說是變現出一切、就是一切。

道生一,這個一就是萬物之始,就用那個太極的“〇”象徵,再生二,就有了我和我之外的一切,有了相對性,陰陽正反是非高下貴賤等等就出現了,於是有了一切的一切。那麼人修道要返本歸真,這個真就是那個道,到那個沒有分別,沒有對待的境界,這個真就是宇宙萬法的真相、眾生本來面目。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不分別不妄想,上善若水,道就好比那水,地勢低就往下流。

有阻擋就會繞開,河道寬則寬,窄則隨之窄,不需要去分別去思考動念頭,不需要選擇,不去造作,純任自然而合乎規範。

不像我們人,那麼多妄想、分別、造作、歡樂痛苦、紛爭鬥爭、是是非非,所以封神演義中一個道人說,心似浮雲,意似流水,那是何等逍遙平靜自由安舒,不為物喜,不以己悲,超然一切之外。

我也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閉關成功了,出關之後,感覺好像腦子死掉了,工作很正常,說話什麼都正常,反應甚至更快,但是感覺不會分別、妄想,純任自然,腦子死掉一樣,其實就是妄心息了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