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九十八章 致命一擊 (1 / 2)

從打擊地下堅固掩體目標,到摧毀地下戰略目標。

莊建業和總部首長表達的意思看上去是一樣的,但內中的含義卻迥然不同。

什麼是戰略目標?

孫子兵法有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到了現代戰爭,這句話依舊是顛補不破的真理,於是各個國家,組織的核心指揮機構、要員的避難所、軍隊指揮中心、國家網路中心、重要的電力設施以及核武器,都會被安排在堅固的地下掩體之中。

在海灣戰爭以前,這類藏於九地之下的戰略要點著實是讓進攻方很頭疼,似乎除了大當量核武器外,真的罕有其他武器能夠扒開厚厚的土層,把裡面的敵人幹掉的。

問題是核武這東西嚇唬人還可以,真要用的話要承擔很大的政治、道義、倫理上的風險,如果不是到了生死存亡的份兒上,一般人不會動這玩意。

那怎麼辦?

海灣戰爭中的美國空軍給了全世界一個全新的答案: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

一個能夠摧毀地下32米深,具備抗擊核打擊能力的堅固工事。

於是乎伊拉克國防部地下6米深的地下指揮所、伊拉克領導人斥巨資建設的地下保命安全所、位於巴格達郊外12米深的防空指揮中心,統統都沒逃過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的致命一擊。

戰後,美國攜勝利之姿,將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部署在歐洲,並在蘇聯解體後,頻繁派戰機攜帶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到東歐上空舉行所謂的“實彈演習”。

那意思很明顯,就是用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來威懾俄國。

畢竟以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的能力是可以突破俄國陸基戰略導彈發射井的堅固屏障,摧毀裡面的彈道導彈的。

儘管作戰飛機突破俄國密集的防空網的機率不大,但依舊讓俄國如鯁在喉。

原因很簡單,美國這麼做並不是真的要跟俄國開幹,而是以此來給俄國削減核武器,尤其是能夠威脅歐美的戰術核武器施壓。

那就是,我們老美為了世界和平,從歐洲撤走了戰術核武器,你們俄國人是不是應該表示表示?

不信你看看,以前作戰飛機上加掛的B61戰術核彈,現在全都換上了人畜無害的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了,哥們兒是不是一言九鼎,誠意滿滿?

來吧,老俄,趕緊把手裡的傢伙事兒化劍為犁吧。

俄國要是信了美國人的鬼話,那就可以徹底躺屍了,的確,GBU—28型鐳射制導鑽地彈是常規武器,問題是這東西大固定發射井更靈活也更具毀傷性。

更關鍵的是,俄國人尚不具備類似武器的生產能力。

也就是說,一旦自己把戰術核武器給裁了,就等於說美國用常規力量就能敲掉的俄國的陸基戰略核力量,而俄國對此只能被動防禦,毫無辦法。

這怎麼能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