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說:“主導權可以給應用材料,甚至我們只要一部分股份,應用材料可以獲得這個市場,但是日本國際電氣的裝置製造產線要陸續搬遷到華國,搬遷到張江。
我們在很多晶片領域都在追趕,但是在半導體裝置領域沒有太大氣色,除了新芯光刻機。”
後世華國被卡主要是光刻機,所以光刻機的知名度比較高,實際上華國在半導體裝置領域幾乎是全線落後,半導體制造也遠不止光刻機這一種裝置。
半導體制造裝置大致分七類:擴散爐,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薄膜沉積裝置,拋光機和清洗機。
這些半導體制造裝置的國外生產廠商們不會把生產放在華國,他們的生產都是在本國,華國的分公司主要負責銷售、售後服務之類的工作。
因此周新想做的事情是開這個頭,讓半導體裝置生產商把這部分生產放到華國。
“教授,我知道這同樣有難度,但是我認為這件事是有可能的。
如果是應用材料自己原本涉及到的領域,像化學氣相沉積裝置,他們肯定不願意,因為涉及到的面太多。
收購日本國際電氣則不同,應用材料收購日本國際電氣最看重的是經濟效益,要讓他們的財務報表好看,鞏固自己在半導體裝置領域的地位。
因此他們把生產線搬到華國毫無心理負擔,而且搬起來不需要任何其他理由,降低成本,擴大華國市場就是最好的理由。”
胡正明聽完後眼前一亮,因為周新說的確實有可能。
周新說:“而且有了開頭,後續很有可能日本國際電氣的生產條線全部搬到華國,其他半導體制造商,也會陸續在華國設生產基地,這樣的話,華國的一些半導體材料廠商會有更大的市場。
整個上下游將更加繁榮。”
胡正明聽完後,頻頻點頭:“從邏輯上來說沒有問題,根據我的訊息,應用材料也確實一直有收購日本國際電氣的想法。
但是這輪收購新芯不能出手,我們是民間資本,沒有任何理由,讓華國方面出手。
無論是華虹還是華晶都可以,讓他們去和應用材料談,把生產線轉移一部分到華國,這個要求他們提合情合理,我們提不合適。
&ner只是純粹的商業收購,沒有任何要干涉Cymer經營的協議,商務部都不同意,如果我們再去提這種要求,是非常危險的事。
反而華國的國企去提,只是搬部分生產線的話,更加合理,從招商引資的角度出發,從豐富張江產業生態的角度出發,都合情合理。
我們不能做申海甚至是華國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可以提醒華國要怎麼做合適,但是不應該是我們代替他做。
就像之前你把陳進公開處刑,老實說對陳進的這種做法很解氣,年輕人意氣風發,銳氣十足,我很羨慕你。
但是站在我的角度,這種行為其實是不合適的,你去獲得了你不應該有的許可權,不過在華國做了也就做了,他們有求於你,不會拿你怎麼樣。
在阿美利肯則不同,別露破綻,這件事新芯去做就是破綻,現在也許不會怎麼樣,未來可能要命。
讓華虹去,甚至讓申海的科投公司去更好,把它包裝成地方政府招商引資行為。
至於怎麼包裝我有辦法。”
周新聽完後感慨薑還是老的辣,在這方面自己的敏銳度確實不如胡正明。
當戰略定下來之後,只需要執行,對華國來說這件事有百利而無一害。
周新想趁著自己還在矽谷的時候,進一步試探底線到底在哪裡,我收購Cymer不行,那我和應用材料合資收購日本國際電氣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