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是華國半導體發展無法繞開的人物。
此時張汝京回彎彎創辦的世大半導體,已經實現了量產和盈利。
並且張汝京打算把世大第一廠和第二廠建在彎彎,第三廠到第十廠全部放在大陸。
就在張汝京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世大的大股東在張汝京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臺積電秘密協商,將在明年把公司作價50億美金賣給了臺積電。
也正是在世大被賣之後,張汝京回華國成立中芯國際。
不過周新即便見到了張汝京,他也沒有什麼角度去提醒對方,而且臺積電開出的價碼是世大半導體大股東無法拒絕的價格。
不是每個人都有報國情懷和長遠眼光。
“在ISSCC會上,我沒有看到來自華國學者的身影,這讓我感到有些沮喪。”周新接著說道。
(這裡我有點疑問,那就是我在網上找到的資料說是2005年大陸的外資公司IDTNEWAVE代表大陸在 ISSCC上發表第一篇有關模擬的論文,普遍認為2005年是大陸第一次在ISSCC上發表論文。
IDTNEWAVE這家公司前面是IDT,後面NEWAVE是新濤科技,IDT收購新濤科技後成立的合資公司,其中新濤科技的創始人之一的楊崇和後來又創辦了現在在科創板上市的瀾起科技。
然後我在北大積體電路學院院長蓋偉新的主頁裡發現,他1999年在ISSCC上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文名為:
A 2B Parallel 1.25 Gb/s Interconnect I/O Interface urable Link and Plesiococking,” 1999 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 ISSCC, San Francisco, CA, USA, pp.180181.
但是這篇論文我在IEEE的官網裡,他的個人主頁那一欄沒有找到,在得到解答之前我先按照華國第一篇ISSCC會議論文是2005年來寫。)
胡正明見周新情緒不是很高,深知他在為華國半導體發展而感到擔憂,於是說道:“半導體產業轉移是一個過程。
華國只要能夠順利加入WTO,就能承接歐美半導體產業的轉移。
未來總能看到華國學者的身影。
這需要時間,當年彎彎和高麗,也是這樣過來的。
這需要過程。”
......
去了ISSCC逛了一圈之後,原本隨著財富自由以及融合這個時代,而被緩解的緊迫感又再度拉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