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 第六十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 (1 / 3)

ASM 1999年一共出貨了 217臺,這217臺裝置裡有 22個是翻新機。

相比之下,1998年出貨了 162臺,其中 7臺翻新機。

這體現了整個半導體市場的逐漸好轉。

1999年全年淨銷售額為 11.97億歐元,而淨收入僅有 8100萬歐元,毛利率為 33.4%,

1999年的淨研發成本達到 1.38億歐元,其中大量人力成本,到1999年年底,整個ASML的員工接近三千人。

周新想要在2004年之前買下ASML,第一難題是說服飛利浦半導體和ASM國際,第二大難題是繞開監管限制。

阿美利肯極有可能會插手此事。

如果無法購買ASML,可以考慮買其他二線的光刻機廠,利用關鍵節點的認知優勢來實現彎道超車。

當然半導體產業鏈國產化遠沒有這麼簡單,ASML也無法只靠自己就生產出一臺光刻機。

他們也需要來自全球五千個供應商為他供貨。

所以周新即便有機會買下ASML,也要培育華國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企業。

“怎麼樣,這次ISSCC大會有什麼感受?”

在從舊金山回伯克利的路上,胡正明問道。

這種大會對胡正明來說,一是吸收業界最前沿的知識,瞭解行業動態,二就是交際。

多個朋友多條路,保不準就要從學術界跳槽去業界了。

“沒啥感覺,大家做的東西都很厲害,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同時更深的感受是華國在整體積體電路領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999年全年,華國大陸地區半導體銷售額僅僅只有四千萬美元出頭,佔全球比重的0.04%,甚至不如ASML一家公司全年淨銷售額的零頭。

周新這次參加ISSCC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見到張汝京。

在2000年華國還沒加入WTO,就決定回華國建廠,這是非常需要魄力的一件事。

明年4月中芯國際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