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正:上一章的“皎淵”是法號,高皎淵的俗名為高成宗。歷史上,他爹失去爵位和相位之後,高成宗二十歲就被迫出家了。)
高量成一派的實控地盤,只有鄯闡(昆明)、威楚(楚雄)和石城(曲靖)。
其中,楚雄是高量成的老巢,他從小在那裡長大。
昆明則是高氏一族的大本營,二十多年前三十七蠻部叛亂,攻破昆明把高氏家主給弄死了,還把高氏在昆明的財貨洗劫一空。高量成臨危受命擊敗三十七蠻部,順勢做了大理國相、高氏家主,並就此掌控昆明地區的兵權。
至於曲靖,那裡原本是段氏地盤,現在被高量成的外甥控制。周圍全是叛亂的蠻夷,圍城長達半年之久,大理軍隊已經不敢出城了。
大理新君派往洛陽的請封使節團,既不敢從四川北上(那條路線被高量成的政敵控制),也不敢走貴州或廣西(這兩條路線被三十七蠻部堵死)。於是可憐巴巴的翻山越嶺,悄悄往東南方進入交趾地界。
來到交趾省城,高成宗欲哭無淚,他以前哪受過這種罪啊?
“大明國吞併安南,竟沒有發生叛亂嗎?”
名義上的大理國正使董明壽,看著已經恢復繁榮的大羅城(升龍城)頗為詫異。
還未及冠的高成宗掃視街道:“卻不如大理城繁華。”
董明壽說道:“聽聞大明有一楊姓將領,曾擄走此城十萬人口,想來還未恢復如初。”
兩人率領使節團,在交趾官員的帶領下前往布政司。
在大理國,董氏的地位,僅次於高氏。
南詔國時期,身為國師的董伽羅,曾施法幫助閣羅鳳大敗唐軍。
“伽羅”是尊號,並非人名。
五代時期,另一位董伽羅,輔佐段思平建立大理國,併成為大理的開國國師。
他們信的是密宗!
高量成打算做帶路黨,董明壽又何嘗不是?
在改換門庭方面,董家屬於專業人士。
這些傢伙非常有眼力勁兒,從南詔國威風到大理國。另一個時空,董氏接連獲得元朝、明朝、清朝冊封,後來被剝奪施法權改做世俗土司。
董氏正在漸漸衰落。
大理國的佛教,主要有三個教派。
最開始,密宗發展得最快,畢竟董氏世襲國師。
可漸漸的,上座部和禪宗追上來。如今是上座部佛教一家獨大,禪宗次之,密宗最拉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