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當然不老,甚至比柴榮還年輕一些,之所以這麼叫,是一份帶著親切的尊重。
所謂上行下效,連太子都沒架子,新晉的赤星左校尉李二在非作戰時間更是從不擺譜,也不讓別人叫他李校尉,仍舊兄弟相待。
不過他沒有表字,漸漸就被稱作老李了。
李二皺眉點頭:“不錯,為今之計,只能繼續‘打獵’。”
“可是如今曹兵都很謹慎,兄弟們得手的時候已經越來越少了,咱們這些人每日只零星殺些曹兵,似乎於大局無益啊?”柴榮有點急。
前來投奔太子,一開始他固然對太子心服口服,但自忖從無到有在江東帶起來那麼大一個義賊山寨,他加入後定能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
可真等加入赤星軍之後,他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赤星軍的將校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久當匪首的柴榮,此時雖然在特殊氛圍的影響下,加之對太子劉禪的感恩與忠誠,能夠做到平等的看待同袍兄弟,甚至自己曾經的手下。
但還是急迫的希望自己能表現得更出色一些。
丁奉也是差不多的心態,此時聞言道:“這倒也未必,只要咱們持續給曹軍施壓,那徐晃便不敢多派斥候。如此一來便犯了行軍大忌,對周遭敵情一無所知。
“我等或可遣人告知房陵,讓關安國率兵前來共擊徐晃!安國麾下雖多是青壯,但此時曹軍新敗,軍心定然不穩,見我軍人多勢眾,或可一擊敗之!”
李二點點頭:“丁承淵所言有理,我這便派人通知太子與安國,咱們繼續‘打獵’,另其無法探知周遭情報。”
幾人商定之後,立刻分頭行動。
然而在接下來的行軍途中,曹軍並未再派出斥候偵查,始終悶頭東行,彷彿徹底自暴自棄了一般。
這讓分散的漢軍一時皆有些摸不著頭腦,但依舊一路尾隨。
倘若徐晃就這麼直直的扎入房陵,定然會正面遭遇關興部,屆時雙方開戰,自己這些人再從後方偷襲,效果也一樣。
但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在曹軍行至中途時發生了。
原本寧可艱難翻山,也不肯走大路的曹軍,卻忽然自一處緩坡入谷,復東行二里不到,忽然毫無預兆的分兵了。
徐晃的將旗同五百人向北,轉進了一條不起眼的小路,而其餘人等則繼續東行。
這一突然的舉措打了李二等人一個措手不及,分散的壞處就在於,遭遇突發事件的時候無法及時溝通。
沒有手機、步話機,無法實時通訊。但戰機稍縱即逝,若像之前一樣先聚在一起商議後再做決定,便追不上徐晃了。
就算再適應山地,人也不是山間豹子,此時面對重新沿道路行軍的曹軍,漢軍在速度上已沒多少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