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那畢竟是老劉的骨肉至親,又是延續理想之所繫,擔心肯定是擔心的。
之所以表現的比上次更加淡定,也是因荊襄一戰老劉看到了兒子的實力。
漢中還有魏延、馬超,曹操兩度兵敗,短短時間應當沒有太多兵力可派,即便有兵,也不可能都砸在三郡那個地方。
不過他仍是第一時間召集麾下文武,商議三郡情勢。
他收到信的時候已快一個月過去了,如今已是三月,也不知三郡情況如何。
結合兩封信來看,劉封應該是察覺了申耽和孟達的叛心,搶先動手了。
最壞的情況便是在阿斗抵達之前,劉封便先敗了,三郡落入敵手,阿斗只能退回漢中。
但既然能佔據上庸城,加之封兒勇猛,想來不至這麼快便失守。
對一場地區戰爭,城池攻守來說,一個月的時間並不算久。
想來戰事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或許還在焦灼之中吧。
老劉同志並不知道,三郡戰事已經沒有那麼焦灼了,只有身在三郡的徐晃,內心很焦灼……
上庸與房陵間的這一路,多是兩山夾一谷的險要地形。
左思右想之後,徐晃還是放棄了這條相對好走,勉強能稱作大路的通道,而命曹兵們翻山,改走山上小路。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兩山夾一谷,這歷來是最容易打埋伏的地形。
當初來的時候走,是那時候確定不會遇敵,而此時敵軍在側,剛利用地形打了一場伏擊的徐晃,怎麼敢把自己置身險地。
徐晃還不知道前有大軍來襲,身後劉禪率追兵渡河而來。
當然不是他不知道派斥候探查,然而撒出去的斥候,在這片山地的特殊環境裡全成了山中小股蜀軍的獵物,根本別想活著完成任務……
派出去的人多了,又會引來蜀軍的合流圍攻,徐晃的軍隊彷彿正被蜀軍一小片一小片的削去血肉。
那些山中的小股蜀軍若不解決,他就成了聾子、瞎子,此乃行軍大忌。
苦思多日的徐晃,結合自己來的時候勘察的地形,終於想到了一處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絕佳地點……
“老李,曹軍如今棄了大路不走,咱們先前商量的伏擊計劃用就不上了啊。”
山中的李二等人圍坐在一片空地上,用折斷的樹枝正在地上寫寫畫畫。
柴榮有些懊惱的說起偵查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