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禪騎著馬走在一條林間小道上。雖然他也正要前去萬劍山莊,可是卻沒有走大道,特地詢問了當地的獵戶,走了這麼一條小路。一刀牽著馬,手裡掂著酒壺,走兩步喝兩口,然後就傻樂呵。老馬走幾步,就要停下來等一刀片刻,實在沒了性子,鼻子一哼,反而拖著一刀向前走。也不知是一刀牽馬,還是馬牽一刀。
道禪仰頭喝了一口酒,既然一刀有酒喝,道禪也不會少了自己的酒。只是現在,已是初春,少了刺骨的寒冷,喝酒也便不再那麼舒坦。
烈酒配寒冬,冷刀沾熱血。這才是豪邁。道禪搖搖頭,笑自己真是酒勁上頭,這裡哪來的烈酒,手中只有獵戶自己釀製的米酒,就算是米酒,還是道禪費盡口水,才說服獵戶將酒賣他幾壺。那山中獵戶也不客氣,上來便要幾兩銀子。道禪真是當場就要殺人,只聽說過無奸不商,今天倒還真是見識一次。
一刀見到有酒,他一向都是偷來就喝,哪管是不是自己家的。掂著兩壺就跑,道禪原本還在猶豫,現在一刀倒是幫了他一把。道禪將銀子放到獵戶手中:“您吶,真應該去做買賣,在山中打獵,實在是屈才。”
“呵呵,我正有此意。”那獵戶信以為真。
道禪嘆了一口氣,掂著酒壺就走,跟此人說話,道禪真是壓不住火氣。
不過好在雖然是自己釀製的米酒,開啟一壺在鼻尖聞了聞,一股米香。道禪滿意地點點頭,將剩下兩壺掛在腰間,騎著馬就上了山。
“落鳳山,有時候我真不懂這人給山山水水起名字,到底是如何想的。此山叫做落鳳山,鳳凰我倒是沒見過,但是山雞倒是挺多。不會鳳凰指的就是這山中的野雞吧?”道禪自言自語,反正就算一刀在一旁,他也只會傻樂呵,不會與自己說話。
山高林密,而在山林中遠遠便能看到一座偌大的莊園。
“想必那就是萬劍山莊。好一個劍聖,起名萬劍,真是豪邁,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否真材實料。話說能被稱為劍聖的也就只有那個風帝先了。雖然武人大多練劍,江湖自古以來劍道上小有名氣者也數不勝數,但是能被稱為‘劍聖’的卻寥寥無幾,原因並不在於他們都未修到地仙境,而是因為一個‘德’字。雖有其能,卻無德相配,就算劍道了得,又能如何,頂多混個劍道宗師的名號。”
道禪現在刀劍雙修,自然動了相遇此人過招的念頭,不為別的,他只想知道風帝先的劍道到底如何了不起,被人稱為無劍之劍,當真是到了劍道的頂峰。而那王有道,雖然劍道大成還未多年,可在江湖上也是頗為武人稱道。說當今江湖劍道者,未其能執牛耳。
因此萬劍山莊也就變成了練劍之人的聖地,而那位深居簡出的王有道,雖然不以宗師自居,也不教人武功,但是自有一批武人自願來到萬劍山莊,以弟子自稱。這才有了萬劍山莊。
道禪從龍虎山徑直來到萬劍山莊,雖心動,卻並不為真的找王有道比試。現在他才只是黃庭階,就算想要動手,那麼結果也可想而知。可是如果真的有必要,道禪卻不會退縮,玄通告訴他萬不可輕易踏入地仙境,那也只是玄通的叮囑之言,而道禪又豈是安分的主兒?
一刀一頭栽倒在地上,道禪跳下馬,將一刀扶到馬背之上,然後牽著老馬向前走去。
練劍之人的聖地?之所以被叫做聖地,便是因為那裡有個王有道。王有道雖然被江湖稱為劍聖,那是因為江湖有一個神秘人,此人是誰?無人知曉。但是他寫的《天下評》在江湖上卻人盡皆知。此書講的不是什麼大道哲理,更不是野史傳記。而是江湖之上有名武人的事蹟。大多是江湖中人的比試與結果,並對他們一一細評,排出名次。這本書早在江湖中流傳,每隔一年,便會再出新書。雖說這本書只是一家之言,可書中述評獨到,被江湖人信服。
而《天下評》講到王有道有一句詩:劍道已入聖,心動萬劍出。書中還記載著王有道的一個事跡,說王有道劍道大成,有一日遊歷北境,突遇一群上千蠻子正在追趕南人。王有道拔出手中長劍,隨即又將長劍插入劍鞘之中,而蠻子上空出現萬道劍影。劍影如晴空霹靂,一落而下。南人只顧逃命,卻未曾在意身後之事,等聽不見身後的喊殺與馬蹄聲,這才駐足回頭察看。卻只見到那群蠻子全都被斬於馬下。所以後來又有一句話:雖有千人眾,不敵其一擊。
“可我有什麼辦法,誰叫半愣子給我的名冊中有他呢?到那裡還是得先好好說話,咱又不是不講理的人。再說他也不一定是咱的仇人,能不動手絕對不動手。”道禪連連點頭,覺得自己說的一點也沒錯,他雖然悟得風帝先的劍訣,現在修為一日千里,可是自己這次面對的可是真正的地仙武夫,雖然他絲毫不懼,可也沒有自信到自己能打得過那個早已劍道大成的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