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這面寶鏡賜給兒臣吧,兒臣想要。”李承乾一雙眼睛只盯著這面鏡子,根本移不開了。
李世民皺眉。
他低頭望向太子。
“你真想要這面鏡子?”
“嗯。”
“那你可知這面鏡子價值多少?”
“父皇剛剛說價值萬貫。”
“那你可知一萬貫是多少?”
“一千萬錢。”
李世民再次搖頭。
“一千萬錢,你知道一千萬錢堆到這裡會是多少嗎?”
“兒臣知道,一個開元通寶正好一錢,一千錢是六斤四兩。一千萬錢,就是六萬兩千五百斤。”
“你沒說是六萬四千斤,朕倒是有些欣慰。但是,你既然知道一萬貫,是六萬兩千五百斤,堆在這能堆成一座錢山,你為何還想要這面鏡子?”
李承乾不說話了。
“太子,你也不算小了,當明白事理。這面鏡子確實好,也非常值錢。你身為太子,應當看到的不是這面鏡子的奢華,而是這面鏡子真正的用處和價值。如李超所說,這面鏡子應當拿去賣掉,換成一萬貫錢,有這一萬貫錢,你可以救濟孤寡,賞賜非常和將士,能做的事情很多,而不是把鏡子收藏在自己的宮殿之中自己天天觀賞把玩。”
李泰在一邊道,“父皇,兒臣也要把我宮中的鏡子都拿去拍賣,賣了錢拿給父皇去賞賜百官和將士。”
李世民聽了非常驚訝,十分欣慰。
“青雀說的好,不過你宮中的鏡子還是留著吧。承乾,你要多跟青雀學習,青雀比你小的多,可卻比你懂事的多。”
長孫氏並沒有為太子說話。
“陛下,承乾年歲漸長,越發需要一個好老師了。陛下請李綱教導太子,可是李綱年歲太大了,都八十多歲了。裴世矩也是個有學問的,但也都七十多歲了。陛下還是應當為太子再擇一良師。”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雖然都兼了東宮官,但實際上他們根本沒空去教導太子,只是掛個名而已。現在李世民主要還是讓李綱和裴世矩教導太子功課。
但這兩個雖然學問高,可一個八十多一個七十多,確實年紀太大了。
“皇后覺得朝中哪個比較適合做太子老師?”
長孫氏想了想,“臣妾覺得文遠就不錯,之前他也教導過承乾,就不錯的。文遠年輕,教孩子也懂的因材施教,教課也不古板教條。加之,文遠也是朝中少有的有才之人,有才學又不迂腐,他還是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