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太子倒是識貨。”李世民哈哈大笑。
長孫氏被他們父子倆給氣的沒脾氣。
“陛下!”
“觀音婢勿惱,你先來看看這幾句題詞。”
長孫皇后這才看到,原來鏡後還有幾句題詞。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觀音婢,你覺得這三句話如何?”
長孫皇后驚訝,“這字似乎是文遠所寫?”
“沒錯,這寶鏡是文遠所獻,這詞也是文遠所題。”
長孫皇帝皺眉,有些迷惑了,看這詞,李超不是那種不明大是大非之人。可他為何又要送一面如此貴重的寶鏡給皇帝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陛下,這裡還有一封信。”
“哦,拿來朕看看。”
信折開,依然是李超的字跡。
“有趣,還有一首詩。”
“父皇,李平章又做了什麼詩啊?”魏王李泰在一旁問,這個小胖子依然還是跟小胖球,但已經長大了許多,但依然深得皇帝皇后的寵愛。
“青雀,你來讀,你不是最喜歡李三的詩嘛。”
李泰接過,搖頭晃腦的讀了起來。
“百鍊鏡鎔範非常規,日辰處所靈且祇,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日午時。瓊粉金膏磨瑩已,化為一片秋潭水。鏡成將獻蓬萊宮,揚州長史手自封。人間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我有一言聞萬歲。陛下常以人為鏡,鑑古鑑今不鑑容。四海安危居掌內,百王治亂懸心中。乃知天子別有鏡,不是揚州百鍊銅。”
“青雀,你說,李三這首寫的是什麼意思啊?”
“父皇,兒臣知道,李平章此詩表面寫鏡,其實是說父皇以人為鏡,陛下照的是歷史和現狀,而不是用來照自己的容貌如何?這是在稱讚陛下的。”
“哈哈哈,說的好,想不到我家青雀,不過四歲,就有如此智慧。”
“父皇,這後面還有一段話呢。李平章說,此鏡名琉璃寶鏡獻與天子,為端午之貢。又說,此鏡若陛下嫌過於奢侈,那麼可以送往李記拍賣行拍賣,此鏡必能換萬貫之財,陛下賣了此鏡,可拿這萬貫賞賜給長安的百官和將士們。”
李世民聽了搖頭,“此鏡價值萬貫不為過。不過如此寶鏡,真有人願意買嗎?”
長孫氏在一邊道,“天下富豪大賈不計其數,再名貴奢侈之物,也有人願意一擲千金的。此鏡確實寶物,但如李超所說,不如送往拍賣行賣了。得錢賞賜百官將士,一來天下人皆知陛下不是喜愛奢侈之物的君王,二來也讓京中百官和將士們都沾點君恩雨露。”
李世民看著這面寶鏡,還真有些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