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嗣昌主管戶部之後,需要開始考慮糧食的問題了。
楊嗣昌不是神仙,不是什麼事情都能夠考慮到的,他關注的眼神,基本集中在兵部,也就是朝廷大軍需要的糧食,這就包括了山海關、宣府、大同以及北直隸其餘地方駐軍的糧食,至於老百姓需要的糧食,他還真的沒有想過。
維持軍隊的糧食開銷,唯有漕糧。
楊嗣昌迅速給漕運總督府下了敕書,要求恢復漕運,同時也給鄭勳睿、周延儒、楊一鵬、熊文燦等人都寫信了,言必須要恢復漕運。
楊嗣昌的信函、朝廷的敕書、曹馳的請示涵等等,都擺在了鄭勳睿的面前,是不是恢復漕運,就等他的一句話了。
周延儒、楊一鵬、熊文燦、甘學闊甚至楊廷樞等人的意見,都是要恢復漕運,而徐望華和鄭錦宏等人的意見,則是暫緩恢復漕運。
秋收季節過去的時間不長,南方的糧食基本都豐收了,各級官府購買了大量的糧食儲存,這個時候運送漕糧,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沒有人知道,鄭勳睿正在因為漕運的事情遭受煎熬。
京城的暗線源源不斷送來情報,北直隸各地的糧荒已經逐漸爆發出來,這種情況到了冬季,將是大爆發的時候,而京城的局勢更加的嚴重。
京城鬥米已經漲到五錢銀子,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價格可能更高,南直隸石米三兩銀子,價格懸殊接近二十倍,這本來是很好的商機,可沒有任何的商賈敢於做這樣的生意,北直隸已經亂成一鍋粥,雖然表面上平靜了,但到處都是土匪,糧食不可能運抵京城,稍微安全一些的水路,潛在的危險也是巨大的,若是沒有鄭家軍護航,根本不敢做。
京城的人口太多,富戶只有那麼多,絕大部分都是尋常的百姓,家中不可能有太多的存糧,而那些存糧的大戶,已經開始囤積居奇,想要他們拿出來糧食接濟百姓,根本不可能。
熟知歷史的鄭勳睿知道,缺糧的情況延續下去,歷史上又一件事情將要大爆發,那就是鼠疫。
鼠疫奪去了北方一半多人口的性命,爆發鼠疫的原因就是缺糧,吃不飽飯的老百姓,無奈抓老鼠充飢,同樣吃不飽的老鼠,自身的免疫力地下,身上攜帶的跳蚤等病毒更多,其身上的病菌一旦傳染給人,則人與人之間的傳染將迅速蔓延,到了那個時候,鼠疫就形成了。
歷史上崇禎十六年到十七年爆發的鼠疫,屬於肺鼠疫,這種病毒在低溫之下傳染,也就是冬天傳染,氣溫上升之後會自動的消失。
北方已經大規模的缺糧,漕運若是不能夠儘快的恢復,那麼北方的鼠疫將大規模的爆發。
如今沒有爆發鼠疫,鄭勳睿和鄭家軍功不可沒,漕運的暢通,以及陝西對流民的容納,讓餓殍滿地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更兼之鄭家軍與草原的互市,保證了草原上的穩定,這才讓北方沒有爆發出來大規模的饑荒。
北方的鼠疫是不是會爆發,就在鄭勳睿的一念之間,他若是恢復了漕運,保證對北方糧食的供給,則局勢能夠穩定下來,若是停止了漕運,讓北方得不到漕糧,那麼大規模的饑荒將迅速爆發。
可恢復漕運,則大明朝廷還能夠維持,不定還有逐漸穩定和強盛的機會,至少鄭勳睿內心之中的計劃將要遭遇到挫折。
是不是恢復漕運,讓鄭勳睿痛苦,他遲遲下不來決心。
穿越十多年的時間,他的內心已經變得較為冷酷了,可如此大的事情,他還是無法真正的做出決定。
十月初,鄭勳睿終於下定了決心,恢復漕運。
他良心上過不去,且不北直隸,就京城之內,百萬人之中,絕大部分都是尋常的百姓,這些百姓是無辜的,漕運若是停止,這些人很有可能餓死,京城爆發鼠疫的可能性成倍的增加,這是鄭勳睿無法承受的歷史責任。
至於鄭家軍何時朝著北方進軍,就算是歷史的軌跡發生了變化,無非是推遲一下時間,鄭勳睿正好進一步穩固南方的局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