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傳奇> 第八百四十七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四十七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 (1 / 2)

退回到山西的李自成,突然發現日子不好過了。

此番四十萬義軍出征,目的就是拿下北直隸和京城,這樣就能夠徹底壯大義軍的實力,不過征伐需要大量的糧食,前期籌備的糧食不少,足夠征伐的開銷,可惜在保定府的一番大敗,損失了太多的糧食,讓糧食問題瞬間表露出來了。

秋收季節過去的時間不長,該徵收的糧食全部都徵收了,繼續徵收糧食肯定是不行的,那樣會導致河南與山西等地的大亂,更何況有錢人幾乎都跑到陝西去了,留下來的要麼就是無法遠行的窮苦百姓,要麼就是支援義軍的人,繼續徵收糧食,維持義軍的開銷,讓這些人負擔太重、活不下去了,那麼義軍就將失去支援。

以往這些事情基本都是顧君恩出面處理的,李自成很少操心,他主要關心的是義軍的戰鬥力、規模以及作戰目的和部署等等,現在糧食問題迫切的擺在了面前,顧君恩也想不到很好的辦法,那就需要李自成也開始思考了。

缺糧的滋味李自成是非常清楚的,原來他是驛站的驛卒,有著固定的工作,後來因為朝廷裁撤驛站,讓李自成失去了飯碗,生活難以為繼,感受到了捱餓的滋味,才毅然加入到義軍隊伍之中的,義軍能夠維持到現在,規模越來越大,就是因為捱餓的人太多了。

義軍決不能夠缺糧,否則就無法維持下去了。

山西與河南兩地,同樣是災荒連連的地方,這兩年稍微好一些,但老百姓根本沒有恢復,義軍徵收糧食,本就讓不少的老百姓遭殃了,再次去徵收肯定不行,做的過分了,會引發老百姓造義軍的反。李自成無法承受這樣的局面。

走投無路的李自成,將眼光看向了南方。

南方的富庶,李自成有耳聞,顧君恩也側面說過。儘管沒有到過南方,可想必這些傳聞不會有假,不要說南方,就連鄭家軍掌控的陝西,老百姓都是穩定的。近十年的時間過去,陝西的人口越來越多,可沒有誰造反,甚至連土匪都銷聲匿跡了。

率領義軍到南方去搶糧食,那是找死的做法,李自成絕對不會做,南方都被鄭家軍掌控,鄭家軍的戰鬥力強悍,這支強悍的鄭家軍,不逼到絕境不要去招惹。

剩下的就是出錢買糧食了。

這樣的交易。義軍還從來都沒有做過,以前是流動作戰,沒有固定的根據地,糧食全部都是強行的徵收,或者直接搶,現在有了固定的地方,糧食問題就必須要考慮了。

其實義軍佔領河南與山西兩地,時常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糧食。

李自成想不到很好的辦法,他也不可能變出來糧食。

從南方購買糧食的想法,最先是顧君恩想出來的。但顧君恩說的比較隱晦,並未直接提及,如今走投無路想不到好辦法的李自成,唯一想到的也是購買糧食。

李自成與顧君恩密議之後。最終還是決定到南方去購買糧食。

義軍派出的代表,是李自成的侄兒李過。

李過此人一直都很是低調,其實李自成開始造反的時候,身邊唯一跟隨的人就是李過,可這麼多年過去,李過在義軍之中的地位。明顯不如顧君恩,甚至不如劉宗敏。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李過在義軍之中也許地位不是那麼顯赫,但是在顧君恩和劉宗敏等人的眼中,是非同一般的。

這次李自成派遣李過代表他到南方去,確切的說就是到南直隸去購買糧食,就是想著讓李過真正展露出來才能。

李過出發之前,李自成與其密議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李過出發的時候,身上攜帶的是洪門錢莊的票根。

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洪門錢莊的票根,京城早就存在,北直隸更是普遍存在,且洪門錢莊的票根,被北方視為與黃金白銀同樣寶貴的東西。

李過十月中旬抵達南京,一路上還算是順利,他裝扮成為商賈,掩護的親兵則裝扮成為隨從,大明北方已經完全亂了,官府的路引沒有了任何的作用,加之鄭勳睿掌控的南方,根本就不需要路引等東西,故而李過一路上還算是順利。

期間也遇見了一些土匪,不過李過身邊的護衛可不是吃素的。

從河南進入到南直隸,李過已經被南直隸的平靜和富庶驚呆了,南直隸和北直隸比較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北直隸哀鴻遍野,很多地方百里無人煙,南直隸官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看不見面帶菜色的人。

這讓李過以為自己看錯了。

進入到南京之後,南京城內的繁華,更是讓李過無所適從了,儘管他是李自成的親侄子,可常年跟隨李自成征伐,很少到繁華富庶的地方,也沒有體會過安逸的生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