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大家之所以這麼說自然是希望多爾袞拋棄那些行動遲緩而沒有什麼自衛能力的輜重、炮兵、包衣、奴僕,大家都覺得如果不是這些單位的拖累清軍早就過了徐州,甚至還有可能把大部分徐州附近的清軍都接應出去。
而多爾袞也覺得再這麼拖下去的話,自己這支已經被王普祥一路追擊的大軍肯定要全線崩潰,因此他毫不猶豫地說道:“趕緊撤,到現在這個時候只能趕緊撤了,只要能撤回山東都是大功一件!”
他甚至覺得只要自己能撤回山東都是十全十美,畢竟他已經放棄了全取江淮的目標,現在只要能守住山東甚至黃河以北都心滿意足了,而在場的王爺、貝勒聽到多爾袞這麼說都是歡呼起來:“攝政王說了,趕緊撤!”
“只要撤到山東去就是大功一件!”
“我們都有馬,肯定會比漢人跑得快!”
“讓馬兒快點跑起來!”
清軍的行動一下子就突然加速,雖然越明軍仍然不斷髮動潮水般的攻勢,但是他們並不與清軍最精銳的滿蒙馬隊與精銳步兵一決勝負,而是撲向那些行動最快而且沒有自衛能力的單位,而這些單位自然牽制了越明軍的大部分精力。
因此大部分清軍精銳還是在多爾袞的帶領衝出了越明軍的伏擊圈,現在多爾袞更是得意洋洋地宣佈:“雖然金華賊號稱天下精銳,但今天看來也不過如此,如果換了劉永錫這小賊來指揮今天的金華賊,恐怕咱們誰也走不了!”
但不管清軍精銳能逃出來多少,這次南征清軍並不是全都是精銳清軍,事實上多爾袞是直接丟掉了一半還多的兵馬,而清軍精銳雖然大部分突圍出來,但是在戰鬥也損失了不少人馬,而且更重要的是經歷這麼一場血戰的清軍精銳從現在開始已經不能叫作清軍精銳了。
雖然大部分牛錄損失的人馬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更少,但是在這次徐州之戰之後,不管是多爾袞與諸位王爺、貝勒都決定不再提什麼南征的問題,兩次南征折損瞭如此之多的精銳人馬,讓多爾袞這位攝政王現在說話都不管用。
雖然有人在多爾袞面前要求嚴格處置在徐州率先逃跑的多鐸、豪格與代善三位親王,但是多爾袞還沒說話馬上有人提出了異議:“剛才攝政王可是說過了,只要撤到山東去就是大功一件!”
“沒錯,三位親王都把隊伍撤到山東去了!”
“攝政王,你可要想清楚啊!”
多爾袞身邊這些滿洲親貴都是他最信任的一批人,平時不管多爾袞怎麼說都是一聲叫好聲,哪象今天這樣當面把多爾袞的話堵回去。
實在是兩次南征讓多爾袞威信全無,大家甚至覺得換個阿貓阿狗上去都會比多爾袞幹得出色,很多人甚至覺得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把阿濟格請回來:“這次英王果斷決定中止南征,是國家幸事,大清國接下去怎麼善後,得請英王過來一起商量!”
“對,得把英王請過來!這次南征最大的幸事就是英王沒莽撞到底,不然大清國就完了!”
“英王儲存了十萬精銳,對國家有大功啊!”
雖然英王阿濟格在南陽一直按兵不動,但是大家卻覺得對於大清國來說這絕對是一件幸事中的幸事。
如果英王阿濟格跟著多爾袞把十萬大軍都投入南征,那麼大清國肯定是這次南征之中輸得乾乾淨淨,但是英王阿濟格卻是及時止損中止了南征,這樣一來大清國至少有了與明國談判的本錢,而多爾袞的臉色也變得鐵青起來。
他知道在經歷了兩次南征的嚴重失敗之後,所有人都對他都出現了信任問題,事實上連多爾袞自己都懷疑再這麼下去努爾哈赤與皇太極辛苦經營幾十年的江山要徹底敗在自己手上。
因此多爾袞長嘆了一口氣之後說道:“就按你們的意思來辦,反正大清國到今天這個地步不是我多爾袞一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