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弘圖這個戶部尚書管著南都的錢袋子,論地位只在史可法之下,他的資歷聲望也同樣只在史可法之下,何況他現在得到了東林的全力支援,入閣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對於一心想要入閣成為首輔的馬士英來說,這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訊息,會推閣臣的名額總共就那麼幾位,既然史可法與高弘圖已經佔了兩個坑,那他什麼時候才能出線?
他終於認識到東林在南都的絕對優勢地位,雖然李粘、陳良弼、郭維經這些老朋友都在注視自己,但現在誰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發言。
在推出了史可法與高弘圖兩個人選之後,南京守備勳臣忻城伯趙之龍也開口說道:“我看了一下名單,姜燕及先生也應當入閣!”
剛剛成為陪推的戶部尚書高弘圖立即接過了話題:“姜燕及先生名動天下,確實應當入閣!”
姜燕及就是姜曰廣,現在是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論資歷聲望這位東林大佬也確實可以入閣,但是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在福潞之爭的過程中特別熱心全力支援潞王,是個東林極度擁戴福王心底卻不願意接受的人選。
所以東林才會特意讓忻城伯趙之龍來提名姜曰廣,加上現在非東林的高弘圖又開口支援姜曰廣,姜曰廣自然是聲勢大漲,大家都說:“姜曰廣理當入閣!”
“沒錯,姜燕及理應入閣!”
“姜燕及聲氣所望,豈能不入閣?”
主持會推的署理吏部尚書張慎言同樣是東林大佬,他自然不能拒絕另一位東林大佬入閣:“姜曰廣眾望所歸,大家都沒有異議。”
兵部左侍郎呂大器表示贊同:“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都將是良相,而冢宰之位,當屬張天官!”
“冢宰”、“天官”都是指吏部尚書,雖然南都現在還是兵部尚書排名第一,但是誰都清楚等內閣就位之後,吏部尚書就會回到六部第一人的位置上。
國變之際南京吏部尚書剛好出缺,但是會推又需要吏部尚書主持,所以福王指定了張慎言署理南京吏部尚書主持這次會推,而現在呂大器不但把會推閣臣的名單敲定下來,而且張慎言這個吏部尚書也要扶正。
張慎言作為主持會推的署理吏部尚書自然是要推讓一番:“這就不必了,張某已經是老頭子,只願終老於總憲之位!”
總憲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張慎言現在的實職是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只能算是“副憲”,但張慎言確實有資格說這話,他現在已經年近七十,年齡比史可法、高弘圖、姜曰廣、馬士英這些人大上整整一輪甚至兩輪。
而高弘圖卻不同意張慎言的看法:“慎言,國家多事之際正需要你這樣的老成人,不如你來入閣,我來當吏部尚書!”
魏國公徐弘基當即說道:“張公內閣,高公吏部,本來也是極相宜的,但是既然已經公推高公入閣,還是依照原議為好!”
大家都覺得魏國公所言極是,張慎言除正吏部是方方面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東林方面更是熱情至極,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現在馬士英總算是明白了東林的具體操作思路,如果說東林已經在南京佔據相對優勢,現在他們又拉攏了高弘圖與魏國公徐弘基、忻城伯趙之龍,完全操控了整個會推過程。
高弘圖向來以“不附東林”著稱,資歷聲望都極高,而且門生故舊極眾,他與東林聯手自然誰也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