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家對於這次廷推的熱情異常高漲,有資格參加廷推的三品以上文官與五軍都督府武官至少提前一個時辰趕過來。
只是大家並沒有多少交頭接耳的機會,監國親點的吏部尚書張慎言正以一種異常鄭重嚴肅的眼神巡視著四周,根本不給大家任何溝通交流的機會,而且幾位大人物事先已經私下串聯過。
劉永錫沒有資格參加這個級別的高階會議,所以他隨著馬士英與劉孔昭一起步入大殿。
守在門口的吏部主事雖然知道他既不是三品文官,也不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但是有馬士英與劉孔昭保駕護航,而且張娘娘只信得過這位小誠意伯,所以只放劉永錫進殿,不過還是特意提醒了一句:“小伯爺!雖然您可以進去,但是會推之中您還是能不要開口就不開口!”
劉永錫也不跟吏部主事客氣:“會推一事關乎國家興衰成敗,是懿安娘娘特意讓我過來監場!”
史部主事沒想到張皇后會這麼信任這位小誠意伯,但他覺得是多此一舉:“您說得不錯,這次會推既然關乎國家興衰成敗,誰敢在這種場合胡鬧!”
等劉永錫入殿的時候,有資格參加會推的文官與勳臣都已經趕到了,主持會推的吏部尚書張慎言威風凜凜地維持著秩序,時不時開口訓斥幾句而且根本不顧及對方的資歷與地位直接把對方訓得無言以對,所以他成功掌控了整個會場的秩序。
但是劉孔昭沒把張慎言放在眼裡,他很快在人群之中找到了王孫蕃就嚷開了:“生洲,有件事想要麻煩你!”
而諸位勳臣就沒有劉孔昭這樣的從容不迫,雖然國初有過勳臣定策的傳統,但是正統之後勳臣已經被排除出真正的權力核心,即便是魏國公徐弘基、忻城伯趙之龍這樣的頂尖勳臣,現在仍然是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這可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會推,而且還是最高階別的會推,現在看到劉孔昭這麼粗魯的聲音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而史部尚書張慎言對於劉孔昭的大嗓門不由鎖緊了眉頭:“誠意伯,這是朝廷在會推閣臣!”
他的聲音異常嚴厲,但是劉孔昭還真不把張慎言放在眼裡:“張慎言,我知道這是朝廷在會推閣臣,但你是不準備讓我們五軍都督府說話了嗎?”
這下子不僅僅是張慎言鎖緊了眉毛,就連很多文臣都覺得劉孔昭這莽夫太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而勳臣這邊都覺得劉孔昭說得沒錯,既然把他們這些勳臣請過來難道又要他們不說話嗎?
劉孔昭只不過跟王孫蕃打個招呼而已,張慎言有什麼資格指責劉孔昭,難道他這個吏部尚書就代表朝廷嗎?
衝突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