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叫元宵,南方人叫湯圓。最大的區別是元宵是搖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
而且,竟然有一段時間不敢管元宵叫元宵,只能叫湯糰。
民國初年,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當上大總統,他覺得“元宵”兩個字不對勁兒,這元宵諧音不就是“袁消”嗎,於是他勒令京城的老百姓不準再稱“元宵”,並把元宵的名字改成江南地區流行的湯圓。
後來他覺得也不好,湯圓的“園”,還是和的“袁”諧音,煮湯圓不就是要開水煮嗎?就又下令改稱“湯糰”,所有出售元宵的店鋪不能在門前廣告寫“元宵”二字,都要改寫成“湯糰”。
關於元宵節起源一種是帶有神話色彩,傳說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
人們大驚失色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矇混過去。
另一種據說漢朝平定“諸呂之亂”的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漢文帝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徐得庸走後,賈家的門才取開,賈張氏的胖臉露出來,她對屋內道:“我出去買些菜和元宵,淮茹你可得把東旭照顧好了。”
賈東旭坐在床上,聞言有些不耐煩的道:“好了媽,這事淮茹還用您說,您快去吧。”
賈張氏眼皮一翻道:“哼,疼兒兒不知。”
說完,關上門一扭腚走了。
小棒梗眨眨小眼睛道:“媽,我想出去玩,看花燈!”
秦淮茹抱起兒子道:“棒梗乖啊,爸爸腿受傷了,我們要在家照顧爸爸,等明年爸爸媽媽再帶你去看花燈好不好。”
小棒梗頭一撇,嘟著嘴道:“不好,哼,你們也不讓去得庸叔家玩。”
賈東旭故意唬著臉道:“棒梗要聽話,乖乖在家玩,不然爸爸打你屁股。”
小棒梗伸舌頭道:“略略略,爸爸追不上我。”
說完,就從秦淮茹懷裡滑下來,跑出去玩了。
秦淮茹嚇唬道:“不準出去,只准在院裡玩啊,外面可是有拐賣小孩的。”
棒梗出去後,賈東旭忍不住道:“這徐得庸也真有點不是東西,你去道歉,一大爺去說和,他一點面子也不給,我看以後兩家也甭搭話。”
秦淮茹大眼睛一橫道:“人家又沒啥求著咱的地方,你這搭不搭話對人家根本沒影響,反著,咱說不定有用著人家的地方。”
賈東旭一想是這個理,可要面,嘴硬道:“又不是非他不成,咱就不用他們。”
秦淮茹沒好氣道:“那你和你媽別有事就作踐我,不然我就帶著棒梗回孃家。”
“淮茹……,你最好了……。”
“你幹嘛,腿受傷了還不老實……。”
……
徐得庸騎行在街上,目光所至張燈結綵,各種活動比過年還多,可能是過完元宵節這年味過去,人們最後“瘋”一把,突出在“鬧”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