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北方這股風波還沒有吹過來,肆玖城中歡慶的氣氛再次昂揚,甚至比過年還要熱鬧。
一大早,商業街紛紛掛起花燈,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圓的,有絹紗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還有的店鋪別出心裁澆鑄冰燈。
花燈上畫的圖案也五花八門,有四季花卉,有逗樂的俏皮話,還有《三國》、《水滸》、《西遊》中的人物故事,您挨著排兒仔細瞅,沒準兒還能看出個連環畫來!
四合院內。
“早啊,一大爺去上班。”徐得庸笑眯眯打招呼道。
“嗯。”易中海一臉平靜的點頭應了聲。
唉,最終還是一大爺承擔了所有。
不管是賈東旭的醫療費,還是賈家的大門(舊的)。
拋開別的不談,易中海作為院裡的一大爺還是合格的,好歹比老二和老三靠譜。
徐南氏挎著她心愛的竹包,裡面放著鉛筆、本子、鞋底等東西,倍有精神的出門。
徐得庸笑著道:“奶奶,您要不不歇兩天,我帶您去看看花燈。”
徐南氏下巴一抬道:“我這麼大年紀什麼樣的花燈沒瞧過,你去吧,我現在是“除四害”辦公室下轄的居委會臨時人員,忙著呢!”
“每天要填寫八類捕鼠、補雀的數字記錄,什麼機關、工廠和工地、學校、工商戶、託兒所和幼兒園,國營公司和合作社,紅十字會會員,一般居民等。每天的數字,都得分門別類地填寫個一清二楚。一隻老鼠是被紅十字會會員或一般居民打死的,還是被婦女積極分子或其他的人打死的,都要記錄清楚,有些還需要走訪確認。”
徐得庸忍不住道:“奶奶,追求這些統計資料反覆折騰,對於捕鼠、補雀的工作並沒有實際意義吧!”
徐南氏連忙道:“可不許胡說,這是街道領導安排的,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幹就成。”
徐得庸道:“那您可悠著點,別累著了,要是不好乾咱就不幹了。”
徐南氏瞪了他一眼道:“又說胡話,多好的工作別人求都求不來,再怎麼說總比下地幹活輕快吧。”
“好了,我走了,你忙你的去吧。”
徐得庸咧咧嘴道:“那我騎車送您。”
“不用,我順道還要走訪呢。”
徐得庸道:“那中午我不回來了,晚上回來在街上買些元宵。”
“不用伱買,我回來的時候買,你知道誰家的餡足好吃嗎?走了啊!”
徐南氏說著就風風火火走了。
得,這老太太越活越年輕!
徐得庸笑著搖搖頭。
正月十五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