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六十四章 汜水小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四章 汜水小戰 (1 / 2)

只見汜水關關牆高達八丈(18.5米),寬五十餘丈(130米),關前更有一條寬大的汜水河流過。關口雖然在汜水河狹處,但是關口上的吊橋就足有十丈之長(23米),兩丈之厚(4.6米),兩尺之厚(0.45米),估計足有40噸重,由八條粗大的鐵索牽拉。

這關口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只能一次性的供五百人攻關。多了的話,只會給守軍當靶子,兵少的話根本對關隘沒有半點的威脅。而關內又有萬人守關,以三萬人強攻的話,縱然兵死光了,也對汜水關沒有半點的損傷。

如果是普通城池的話,還可以使用多種攻城辦法。而似這等雄關,除了添油的戰術強攻之外,別無他法。就算是造出投石機來,沒有兩、三個月時間的連續打擊,根本對厚重的關城沒有半點作用。所以諸將望著汜水關連連搖頭,直言不能強行攻打。而何白一看汜水關關城,也想掉頭就走。

不過當望向右側數里之外的黃河水道時,何白不禁暗樂了,已軍有海軍在,可轉入黃河成為水軍,何必強攻關隘,直接坐船向西就是。雒陽附近的孟津、小平津兩港雖有不少的水軍,但多是三、五百料的運輸船,而且多年不經水戰,戰鬥力絕對不是已軍水軍的對手。

不過為了攻敵不備,還得作一番掩人耳目之事才行。可試探的攻一攻汜水關,再轉道滎陽城,佯稱進攻虎牢,暗地裡卻從黃河逆流而上,派出水軍運兵奇襲汜水關之後。

主意已定,何白也無心去看汜水關的關防了。正準備招呼諸將撤退之際,忽然汜水關上一聲炮響,厚重的木製吊橋此時正緩緩降落。有無數的鐵甲精騎從關內奔出,看來董卓軍在雒陽搜刮的不錯啊,精銳騎軍已多披鐵甲了。

杜雷急勸道:“主公,西涼賊人慾要乘我人少,突襲於我,可速速退之。”

何白搖頭笑道:“吾素聞汜水守將華雄乃西涼軍之猛將也,驍勇而輕率,他若敢出關襲我,我正好曾機誘之將其斬殺,以震西涼諸賊。杜雷,速令義從於四下埋伏,先吃掉他再說。”

淳于瓊勸道:“常言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主公有千金之重,何必以已身相誘區區華雄呢。不如主公與杜司馬先退,由我在此誘敵可否。”

何白笑道:“好了,好了,汜水關口只供雙馬並駕齊驅,華雄若出,必不能出動大兵也。區區數百騎軍,何懼之有。等其全部出動,我等再退不遲。”

果然,十分鐘之後,只見關口出動了五百西涼鐵騎後,就無兵馬出動了。一將領著那五百鐵騎,當先飛馬而來,挺矛厲聲喝道:“何白休走,拿命來。”

何白望見雙方距離不過三十步時,這才招呼著諸將向東撤退。此時諸將所騎的馬匹可非矮小的烏桓馬,而是七尺高大的良駒,並不比西涼軍馬差勁。而此隊西涼羌騎因人人身披鐵甲,速度不免慢了。因此西涼鐵騎來得雖急,一時卻追之不上。反被何白領擅射的諸將反身射殺了不少羌騎,氣得那將哇哇大叫,只是緊追不捨。

然而十里的路程快馬的話,不過才八、九分鐘的時間。剛剛轉過一道山崗,立即有一聲鐵哨聲響,五百白馬義從齊齊從左右殺出,望著已跑成一條直線的西涼鐵騎,斜斜的衝去。

首先接敵的自然是何白麾下騎軍擅使的騎射戰術了,只是三輪急射千餘箭亂射過後,西涼鐵騎居然落馬者不足二十人。顯然是西涼鐵騎身上的鐵甲起到了作用,義從們的騎弓張力太小,不如諸將的強弓,並不能破除魚鱗鐵甲的防禦。

義從們見了,立即收弓取矛,惡狠狠的望著敵騎們突擊了過去。西涼鐵騎突遭埋伏,不由大吃一驚,在箭雨的亂射下,齊齊勒住了戰馬拔打。後陣猶自向前衝鋒的騎卒們見了,也只是衝前數步,也止住了衝勢,盡顯西涼軍騎術之精湛。

何白望見西涼鐵騎的應對,不禁擊掌叫好。正衝鋒中的騎兵遭到埋伏時最忌減速,減速就代表著放棄了進攻。因此明知是死,也要向前衝鋒,方為騎兵之道也。西涼鐵騎的應對失當,此戰我軍必然大勝。

果然,白馬義從們哪裡肯放過這個好機會,不等西涼鐵騎掉頭逃跑,挺矛直突敵陣。百餘步距離數息就至,慘叫之聲陣陣響起,多是來自西涼的胡人羌音。只是這一次的衝擊,就讓西涼軍落馬近半,果然突擊才是騎兵的王道啊。

巨大的衝擊力與鐵甲的防禦力,讓長矛雖刺穿了一人,但是卻柄斷矛折了。義從們連忙拔出腰側的環首刀,朝陣後的西涼鐵騎切割了過去,與不甘勢弱反擊的西涼鐵騎拼鬥了起來。只是西涼鐵騎早已傷亡過半,白馬義從此時更倍於敵騎,紛紛以二敵一,長矛短刀齊施,直殺得西涼軍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