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 (2 / 2)

譬如這拔刀術,何白只練得一招拔刀橫切法,出鞘之際,絕對是疾若迅雷,暴發力橫強的一招。加上手中之刀,乃是用跟隨著一同穿越的後世步槍所報廢的鋼鐵料,由太原良匠所製成的環首雪楓刀。淨重六斤八兩,長四尺二寸,端是吹毛斷髮,斬鐵無損的神兵利器。因此方才只是一刀,便輕易斬殺了五人。

只是滿地的鮮血不但沒有迫退餘下的西涼勇士,反而更激起了他們的噬血之心,一個個如狼嚎鬼嘯一般猛撲而來。何白再退後兩步,又一式拔刀術橫切,縱然西涼勇士們有了防備,可依然有三人不免刀折臂斷的下場。

不等他們重新列好陣型一擁而上,何白早就如虎入羊群一般,大肆劈斬起來。有神兵雪楓刀在手,此時的鐵器哪是對手。刀過之處,無不刀折臂飛,衣裂甲碎,鮮血流滿大廳,到處都是橫倒的死屍。何白素色的衣襟之上,噴撒滿了鮮紅的血液,比之紅色的染料都更加鮮豔,更加奪目。

“當”的一聲脆響,等董卓、李儒回過神來時,何白已然彈去了刀上的血珠,收刀入鞘。輕步行至二人十步之處,就地面不改色的跪坐在血泊之中。

何白望見董卓拔刀半跪警惕防備著,李儒更露出驚駭不安的神情,不由輕笑一聲,說道:“前將軍於晨時,曾盛邀在下過府做客,說想與在下親近親近,不想方過兩個時辰,便就轉變了嘴臉。看來前將軍其意不誠啊。”話雖如此,可是何白卻無半點起身離去之相。

董卓面色好一陣的陰陽轉變,半晌方才收刀跪坐大笑道:“何太中之勇武與膽略,董卓今日是徹底領教了。吾觀滿朝文武獨何太中可為真英雄也。”

何白亦拱手笑道:“前將軍過獎了,在下亦觀滿朝文武,能夠匡正朝庭,平定天下之人,除前將軍之外,也別無他人了。”

董卓卻不相信的笑道:“何太中才是真正的過譽了,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親友故吏遍及天下,朝中尚有袁太傅在,更深得天下之望,何太中又怎說朝中無人呢。”

何白搖搖頭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可真是好大的名頭。然據我觀之,何進輔政,而引袁隗同錄尚書事,袁隗之望重矣,位尊矣,權盛矣。袁紹及袁術與何進同謀誅除宦官,袁氏空享德望之巨室,又世為公輔,身為家主的袁隗卻尸位素餐,不能勇於任事,可見其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簡直無能之極。若是由他來匡正漢室,則天下倒覆必也。”

董卓聞言心下歡喜,不意何白如此看不上袁氏。李儒聞言更是心內一動,出言叫道:“此地汙濁,肯請主公與何太中移駕別廳詳談。”

何白笑道:“吾聞前將軍亦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之英雄豪傑勇士,雖屍山血海亦能安然入眠,又何懼血汙耶。”

董卓聞言頓時對何白心生知已之感來,可不是麼,身為武人,有什麼場面沒有見過,何嫌區區血汙與死屍,當場就與何白暢談朝中未來之政事來。

當聽到董卓要為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政變時被定性為叛賊的陳蕃、竇武以及次年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被捕遇害的眾多黨人平反。恢復陳蕃、竇武等人的爵位,提拔他們的子孫為官。並親近士人,徵召名士入朝為官,重建大漢盛世之語時,何白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出自歷史聞名的殘暴荒淫、禍亂天下的野心家董卓之口。

不過想想在三國演義中,董卓似乎在開始之初,也並不是太壞。直到袁紹等十八鎮諸侯起兵討董之後,董卓才因屢屢受到被自已所提拔計程車人們,紛紛無故背叛的打擊,才變得暴虐起來。

說來說去,還是因董卓並非士人,行事與士人的思想不合之故。自已之所以不願聽從何太后,出來執掌朝政,也是有董卓這不良的後果在前。自已可比董卓在朝中的底子更差,連董卓都頂不住,更何況是自已。還是另起爐炕為好。

要說在歷史中比董卓的為人更加暴虐的野心家也不是沒有,可偏偏是董卓最遭人恨,就連死後都被人點了天燈,只能說是時勢使然,非其本人之罪也。因此,何白甚至有些可憐董卓起來,縱然他之後的行徑可殺,但此時的他,還是一心想為漢庭重興的大忠臣。

“何太中,”李儒見董卓與何白相談甚歡,不由出言問道:“我家主公在朝中別無勢力,欲引西園軍為助,鞏固自身的權勢。何太中久在西園,不知西園軍如何才能為我家主公所用?”

董卓也帶有期望之情,把眼望向何白,何白不竟微微一笑,說道:“此事易爾,袁氏與西園軍上下本就有怨,深恐袁氏會執掌大權。以董公如今在京城中的兵馬威勢,只要遣人相召喚,並厚待諸將,西園軍上下必投董公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