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志之大白天下> 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 (1 / 2)

眾大臣在董軍的環護下返回雒陽城,因為連續兩日夜沒能好生的休息,眾人決議等第二日一早再開大朝。董卓返回前將軍府中之後,有李儒在府門前迎侯。一見董卓便拱手拜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奉車都尉已經相助主公誘服了原何進、何苗麾下的部曲吳匡等將,主公將新得精銳之士五千人矣。”

董卓聞言大喜,已軍的飛熊軍身為外軍,不得進入內城,此時能在城中擁有五千名精銳衛士,不但自身有了安全,大事也更易成功也。董卓興沖沖的來到政事廳中,坐下之後,就忙不及的問道:“文優,城中的其他各軍,老夫又當如何收攏掌控?”

李儒手撫鼠須,微微笑道:“此事易爾,明日早朝,可用追捕十常侍餘黨為名,乘機奪權。如雒陽城內諸軍,以十二城門守軍為重,每門門候一人,統軍五百人,共計六千守卒,皆歸於城門校尉所統。然昨日十常侍能順利的從北面的谷門劫帝而出,城門校尉縱然不是同謀,亦有大罪,可罷之另選他人。”

董卓笑道:“好,好,好,唔……伍瓊向與老夫相善,又同是袁氏故吏,可以由他代任城門校尉一職,袁太傅想必不會反對,有伍德瑜出任城門校尉,日後老夫出入京城便可暢通無憂了。”

李儒又笑道:“虎賁中郎將袁術麾下有三千虎賁士,主公可以奏報朝庭,言袁公路除十常侍有功,可繼袁太傅之後,升為後將軍一職,再以他人代之虎賁中郎將,則三千虎賁士到手矣。”

董卓笑道:“好,向有幷州五原人氏李肅,曾在老夫麾下任職,現為虎賁右僕射,可繼任虎賁中郎將之職。”

李儒又道:“左右羽林軍,各有二千人守衛南、北二宮,昨日相助十常侍守衛宮城,有大罪,當另擇其人而任之。”

董卓皺眉說道:“老夫久聞羽林軍早已不堪使用,然而其護衛兩宮宮禁,又是必不可少之軍,唔……就以吾弟與吳匡除宦有功,充作左右羽林中郎將之職吧。如此城內之軍只剩下執金吾丁原的三千巡城兵,司隸校尉袁紹的一千二百名徒兵,與河南尹王允的數百郡國兵了。老夫有此一萬八千大軍在城,此三人當無憂矣。只是南軍已定,北軍五營又當如何?西園軍又當如何?”

李儒拱手拜道:“何進、何苗二人同亡,朝內軍職最大者唯獨主公一人。那北軍中侯劉表方才初任,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校尉必未心服。主公以金帛官位結交,必得五校尉之心也。縱然五校尉不從,主公也可以收買各軍實際掌兵的各部司馬,以下制上,如此北軍可得矣。只是西園軍……主公目前還不欲與袁氏翻臉,袁紹又曾任過佐軍校尉,在西園軍中頗有威望……只得暫時留給袁氏了。”

董卓煩亂的敲著案几,在他的印象之中,西園軍乃是比之北軍還要精銳的精銳之軍。只有掌控了西園軍,那才叫大事鼎定,可以向袁氏發難,獨霸朝綱了。至於剩下的雒陽八關守兵,每關各有三千兵馬,到時只需傳檄可定。如此才叫真正的大權在握。若不能完全的掌控西園軍,縱然自已的五萬西涼兵一齊前來京師,恐怕都不能壓服袁氏矣。

正在董卓煩燥,李儒無策之時,忽有衛兵前來稟告道:“有太中大夫,下軍校尉何白前來拜見主公。”

董卓與李儒一驚,叫道:“此子怎的前來了?”需知昨日之前,何白還與董卓戰了一場,雙方雖未徹底撕破面皮,可也不算友好,萬萬不想何白會來府中拜見。

董卓大笑道:“此子膽敢勇闖虎穴,老夫又豈會怕他,來人,召何白入見。”

李儒想想並不放心,於是召來二十名披甲勇士在左右護衛。不多時,何白就身著寬大素衣,腰懸環刀步入大廳之中。李儒見刀一驚,叫道:“何太中前來拜見前將軍,為何還身懷利刃?意欲行刺焉?左右,速速與我下了其刃。”

二十名西涼勇士立時準備一擁而上,何白喝道:“白身為武人,兵器向不離手。前將軍又非皇帝,配刀有何不可。”

李儒眼中毒光一閃,叫道:“不願卸刀,便是行刺,殺。”

二十名西涼勇士頓時拔刀而上,何白退後半步手握刀柄,刀鞘尾端朝上,身子微屈。眼見西涼勇士將至,刀光乍現,一式拔刀術橫切,疾若迅雷,立時刀折指斷,慘叫連天,血濺四方,有五名當頭的西涼勇士胸口同時中刀,齊齊倒在血泊之中。再看何白的環刀時,又已收刀入鞘,彷彿從來沒有拔出一般。

董卓、李儒又吃了一驚,自古以來馬上猛將不一定在馬下也有相同的武力,無了長兵重甲與良馬,以氣力著稱的猛將也成普通人了。如果說猛將是長於大開大合的長刀大戟戰術,輕俠、遊俠兒、劍客所擅長的就是短兵相搏、貼身而斗的刺殺之術了。

此兩種武藝各有擅長之處,不可以相提並論。但是步戰的話,縱然古之猛將死在此種刺殺之術的也不在少數。不想何白在馬上英勇不已,步戰也如此的厲害。而且更有一把寶刀,竟連鐵甲也能斬裂。

董卓與李儒哪知何白是來自後世之人,馬上而戰的武藝因為沒有參照物,所以向來老老實實的跟隨典韋、韓榮學武。而步戰的話,因為後世的武俠與影視作品太多了。以後世人的武術思想加上在此世的實際搏殺經驗相結合,創出一、兩套刀術也沒有多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