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何白一時無法,只能暫時聽聽他的意見了。於是詐做欣喜的上前把住羅培的臂膀說道:“汝願為良、平?可試為高祖那般籌謀一番如何?”
羅培歡喜的再拜頓首叫道:“蒙主公不棄,那臣下便試言之。”
“聽聞主公有三名妾室,乃幽州牧劉皇叔所賜,如今同時為主公生下三位公子,主公可遣使前往幽州向劉皇叔報此大喜。當以門下賓客之謂自稱,並禮敬劉皇叔為主公之恩主。”
何白一驚,又是一喜,劉虞乃是漢室宗親中最德高望重之人,極得漢靈帝的信重,更得朝中大臣的敬重。自已若得劉虞的庇護,自然會安然無憂也。當初自已在離開幽州之後,一直未能把劉虞這層關係用上,實在是失策。至少這為人處事一項,便十分的失策。
何白撫掌喜道:“好好好,我離開幽州已近一年時間了,正有許多的公事私事要向幽州牧稟告,想請幽州牧劉皇叔給予指點呢。”
羅培見何白領會,自然大喜,繼續說道:“其二,袁氏一族於朝中的勢力極大,而袁本初本人在雒陽養望將近二十年,深受天下年青仕子的敬慕。無論他有何謀,主公在自身實力不足時,都莫要與之相對,而是要暫時融入其中。所以返回晉陽之後,需主動藉此事與丁原和解,並表達對袁本初的仰慕之情。”
何白思及魏武曹操,就連他此時也不過是袁紹的朋友兼副手,自已暫時服軟,雖說憋屈,但在政治上還是理所應當的。特別是靠攏袁紹可以得到許多與賢臣良士結交的機會,服軟也並非無利可圖啊。於是連連點頭道:“此言甚是,我可向丁原言道:願為袁氏一忠犬。”
羅培見了更加的滿意了,於是又道:“其三,臣下觀主公只重自身的實力,大肆發展軍力財力。卻不甚重視自身的人望人脈關係,在日後行事時,不免多有不便之處。古語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其中說得便是人望與人脈關係了。”
何白遲疑了一會,自已所行之事,多得士卒、百姓的信重,少得官員、文人、世家的敬重。只瞧王氏子弟中毫無官職身份的王景,也對自已這本郡武官之首不太尊重,便可想而知了。
欲要讓世人景仰自已,不是因為自已的家世、官位與勢力,而是以自已的學識、為人與品德才行。僅以袁術與袁紹而論,袁術身為袁氏嫡子,應當要比袁紹這庶子條件更優渥才對。然而相較之下,反而是袁紹更得世人所敬仰。這不能不說是個人的學識、為人與品德問題了。
何白說道:“我乃寒家子出身,並無才學,品德也難出他人之右,為人馬馬虎虎,難得人望與人脈關係,只有一身武藝與些許的統兵之能罷了,別無所長。無奈之下,這才大力發展軍力與財力,以便在天下有變時,能有所做為,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啊。”
羅培笑而搖頭道:“主公文武大才,雖不治經典,但胸有韜略,非常人所能比也。只因埋沒邊鄙鄉野,是以不為人所知也。臣下以為,主公當暫棄都尉一職,遠去雒陽與天下英豪共交往。即便不能以才華能力折服世人,也可效仿‘八廚’那般一擲千金、交遊廣闊、樂善好施,以之聚攏人脈關係。”
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八廚”及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八人。這八人輕財仗義,雖不以才學、品德被世人所知,但僅僅以輕財仗義便為世人所敬,從而被譽為名士。自已有錢財億萬,或可效仿八廚之舉,得些人望關係。
羅培此三策,策策都是為何白所著想,從找尋後臺,化解仇怨到宏觀發展,可說其中沒有半點的壞心眼,給何白的前路指明瞭一個很好的方向。此三策對於目前的何白來說,不亞於後來的諸葛隆中對。
何白細細思索後,不禁為自已先前的謹慎、小心、不信任以及小覷羅培無名而感到萬分報歉,於是衝羅培深深的行一大禮,拜道:“今吾得增之,就如文王得之太公,高祖得之良、平也。日後也望增之亦如今日一般真心的待我,讓我可以早日成就大業。”
羅培也深深的拜道:“主公仁慈博愛,若成就大業,必是天下人之大幸也。然而又英明果斷,善納人言,果真明主也。羅培得主如此,敢不效死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