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的旗艦戰船中,氣氛沉默而壓抑,在旗艦最深的房間裡,最高統率朱元璋正和自己的心腹將領召開最後的會議。在這場會議中,將商議出下一步的對策。
要麼勝利,
要麼敗亡。
沒有第三條可走。
會議室的佈置簡單而樸素,正如朱元璋的為人一樣,一切崇尚務實,不尚奢華。
在會議室正中的木椅上端坐一人,馬臉寬肩,身量高大,氣勢威嚴如虎,他的雙眼熠熠有神,如電光一樣掃過所有人。
此人,便是吳王朱元璋。
在他的左手邊,分坐著吳軍最高將領——
徐達,常遇春,傅友德,郭興、郭英,馮勝,丁德興等,可謂是將星閃耀。
在他的右手坐著謀臣,以多謀善斷的劉基劉伯溫為首,以下分別有宋濂,章溢,葉琛等。
“孤王與陳友諒鏖戰至此,各位有何良策?”朱元璋環顧一下群臣首先開口了,他的聲音低沉,隱透金石之音,顯示他是一個充滿決斷力的人。
在場諸將和謀臣各抒己見,可是卻沒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好辦法,朱元璋的眉頭擰在一起,一股焦躁的情緒在他心中升起。他明白,如果沒有退敵良策,明年的今日即將是自己的祭辰。
他的目光從身邊的將領一個個看過去,這些大將們,這些智囊們,難道沒有一個人能與孤分憂嗎?
終於,將領中郭興提出一計,用火攻。
當今的局面和昔年三國赤壁何其相似,陳友諒同樣是鉅艦樓船,鐵鎖相連,莫若用三國孔明故計,以火攻來破敵。
此計,當然甚好,但是在具體的執行上,有一個尷尬的問題——
沒風!
是的,就是沒風,施火攻必須順風而為,此時天公不做美,如果冒然放火,只怕沒燒到陳友諒軍,火勢倒捲回來,還會傷己自己。
還有什麼好辦法?
沒辦法。
只有等。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深深的看向眼前這些生死與共的戰友,他知道,今天這一夜後,或許明天有些人就會看不到了。在戰場上,誰也說不準自己是否會是下一個亡者。
當他的目光看到謀臣中的劉基時,目光一亮,從劉基身上,看到了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