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搖搖頭,下意識伸手觸控石碑,入手感覺一片冰涼。
手指順著那龍飛鳳舞的字跡移動,一個個觸控,直到摸到劉伯溫的落款紅字上,突然,指尖一熱,彷彿從那字上,有一種莫名的力量順著手指湧進了身體。
同一時間,楊喬貼胸放的懷錶上,琥珀陰陽魚也變得灼熱,這是……
轟!
彷彿天崩地裂,無盡的光芒湧入視線,一副副碎片般的畫面湧入腦海。
公元1363年,元末至正二十三年。
血色鄱陽湖。
相傳,唐時著名詩人王勃前往交趾看望自己的父親,路過騰王閣,為壯美的山色湖光所感,一揮而就了流芳千古的騰王閣序。當年輕的王勃登上騰王閣,遠眺碧波萬傾,水天相連的鄱陽湖,不禁壯懷激烈,下了為後人傳公頌千古的名句——
落霞與取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此時楊喬看到的卻不是那樣詩情畫意、兒女情長,他看到的是……血。
殘陽如血近黃昏。
前方是遮雲蔽日的巨船戰艦,連天接地,一望無垠。巨船上飄舞的旗幟如巨大的鬥蓬籠罩四合。
烏雲壓城城欲摧。
這是,漢王陳友諒的六十萬水軍本陣。
與之相對的,吳王朱元璋率二十萬大軍傾巢而出,與陳友諒對峙在鄱陽湖中決戰。
大戰,已經持續數日,勝利的天秤在陳友諒的絕對實力下,一點點的傾斜。
昨日鏖戰,漢軍中更是冒出絕世猛將張定邊,於數十萬大軍中狂飆突進,率船突破數萬戰艦攔截,直插吳王朱元璋本陣,差點就讓他將吳王生擒活捉。
危急時刻,如果不是吳王這邊大將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幾乎已經讓他得手。
藉此威勢,陳友諒揮軍輾壓,差點令朱元璋這邊崩潰。今天上午還是藉著大將丁普郎率軍反衝陳友諒的戰陣,才稍稍止住潰敗。
但所有明眼人都已看出,失敗,只是個時間問題。
夕陽如血,滴進每一個吳王軍人的心裡。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樣的美景,我們明天還能否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