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漢江山,將來不都是徹兒與阿嬌的嗎?皇姐與皇家,可有二致?金銀田產,左手換右手,挪動一下罷了!過了荒年這關,再挪回去!”王娡說著,親暱地拍拍劉嫖的手。
聽著王娡畫餅,館陶公主喜笑顏開。
屏退左右,館陶公主一臉沉重說道:“娡兒,姐姐還有一事。看皇帝身體,恐怕撐不了多久……”她猶豫一下,“若那時國喪三年,徹兒和阿嬌的婚事要等國喪之後……”
王娡低頭不語。之前館陶公主催辦太子與阿嬌婚事,景帝劉啟已說過,待年成好了再辦。
館陶公主再提太子大婚之事,王娡怎麼開口?難道給劉啟說,趁你還沒死,趕在你死前,把太子婚事辦了?
“這,陛下曾言,待過了災年,必盛隆操辦太子大婚之事……”看了館陶公主一眼,王娡輕聲說道。
這樁婚事,對王娡來說,可有可無。她並不急於把十歲的兒子,綁進註定不和諧的政治聯姻裡。所謂“金屋藏嬌”,不過是一個小故事。
阿嬌大劉小豬九歲,又是近親結婚。再加上那阿嬌出了名的嬌橫霸蠻,沒有母儀天下的賢德品質,不知會給劉小豬惹出多少煩惱。
&ne 。苦等劉小豬多年,館陶公主恨不得馬上投資變現,把枝頭春意鬧的女兒,嫁進未央宮!
“娡兒,你我商定好,報於陛下。”
“太子大婚,普天同慶,要提早籌備。陛下言過了災年再辦,也是為皇家體面。不能倉促之下,委屈了阿嬌……”
“不委屈、不委屈!”館陶公主搖手,“徹兒四歲就言金屋藏嬌,也是天下皆知的佳話。佳偶天作,水到渠成,儘早讓他們完婚,也了了我們的心事!”
“那皇姐和陛下說吧!娡兒正要向陛下上報與匈奴和親之事。”王娡才不要冒犯龍顏。
“皇后娘娘,陛下醒了,召您進來。”青青從內殿出來,向王娡施禮。
王娡進了內殿,看青青又泡好了參茶,端給景帝劉啟。她伸手想阻止,猶豫一下又止住。
“陛下,今日感覺可好?”王娡施禮,淺笑嫣然。
“朕聽到娡兒與皇姐談話。均田令必要強推,不得有誤!”景帝雖然神消體乏,仍斬釘截鐵地說。
王娡點頭。劉啟咳嗽起來,青青忙端來參茶,一面輕拍景帝后背,一面把這催命茶水喂到他嘴邊。
“陛下,和親公主選好。請陛下為其賜封號。”
“嗯,哪裡人氏?”劉啟喝了參茶,試圖平息咳嗽。
“喬引,年十七歲,河內郡林慮人氏。十一歲以良家子入宮,在長信宮服侍太后多年,熟知宮規禮儀,人也嫻靜機警。”
“重要的是心懷大漢!心懷故鄉!”景帝愁眉緊鎖,“不能再出第二個中行說了……”
“不會的,這孩子心思周正,很是懷念母后恩慈。臣妾也是看重這點,才選了她。”
“賜封林慮公主,林慮縣免賦稅一年,喬家免賦稅徭役二十年,男丁晉爵一級!”劉啟果斷下詔。
“臣妾遵命!陛下,皇姐有事求見……”猶豫一下,王娡說道。
劉啟苦笑一下:“是魏其侯收地的事吧!”
王娡輕輕搖頭,“讓皇姐來和陛下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