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大同以來相思不捨終償夙願。想到這七日間恩愛和美。兩心依依。想到自己還準備著籌劃一個無比盛大的婚禮。讓那些世俗之眼。都撐睫於自己和她的驚世良緣之前。種種心思種種願望。此時此刻。全都化作泡影。耳邊只剩下著馨律最後流淚說的那句“罪有應得”。兩眼不由得漸漸發直。口中重複著:“罪有應得。罪有應得。”便如痴傻了一般。
逛街的人們誰也不來注意他。一個個指點歡笑。擁擠向前。將他那孤零零拎著藥包的小身子。淹卷在上元節歡喜的洪流中去。
常思豪在遼陽城中一晃待了一個多月。不見土蠻來攻。心中暗自納悶。戚繼光和李成梁也是輪流著陪自己喝酒。不提兵事。這日上了箭樓來找二將。詢問探報情況。李成梁瞅了戚繼光一眼。將地圖鋪開。以手指著一條由西北向東南的蜒線道:“侯爺請看。這一條便是松花江。”指往下移。停在一個圓點處:“據探馬回報。最後一次發現土蠻大隊。是在寬城子【古長春地區】附近。照說是向南而來。可是卻忽然消失了蹤跡。連馬糞也找不著。這些蠻子快馬急馳。每日可行數百里。怕是為了疾行突襲。改道別處。也未可知。”
戚繼光皺眉道:“這些人馬快兵急。動作飄忽。真是防不勝防。比之我在南方抗倭。還要困難十倍。老兄領兵拒敵。不但保定城郭。每年還能頗有斬獲。真是難為你了。”
李成梁嘆道:“嗨。我也是勉力支撐罷了。土蠻連年增兵。朵顏也沒閒著。局面是越來越撐不住了。你們看。”他手往寬城子斜下方一指:“這是咱們遼陽。守住了這裡。下面這蓋州衛、復州衛、金州衛便可力保不失。”又在遼陽橫向左移:“這是廣寧衛。此處與錦州乃是赴京要道。破了這裡。就可長驅直下。兵進山海關。直逼永平了。我既要在這抗著。又得往廣寧夠著。往往顧此失彼。唉。難吶。”
戚繼光道:“咱們不如分兵兩路。我去廣寧。如何。”李成梁想了一想。搖頭道:“咱遼陽是軍事重鎮。土蠻或許怕這裡有所防備。說不定兜個圈子。意在麻痺你我。待咱們一分兵。他卻突然轉回。給咱們殺一個措手不及。咱們本來兵力便不足。分兵恐非上策。”戚繼光道:“可若是土蠻真從廣寧一線殺往京師。豈不壞事。”李成梁道:“他們的騎兵太強。咱們不可與之爭鋒。實不可解。棄了廣寧。讓他們殺進關去。京師有三大營在。可以抵擋一陣。咱們再回兵掩殺。二氣夾攻。方有勝算。”戚繼光跺足道:“還指望三大營。你沒在那待過。哪知道那些膏粱子弟是什麼模樣。再者說。讓賊兵衝撞京師。你我罪過可是不淺。皇上怪罪下來。如何交待啊。”李成梁道:“哎。兵行詭道。只要最終全盤獲勝。讓京師受些小小衝撞。又有何不可。”
常思豪見二人爭執不停。忙勸道:“兩位將軍不必如此。反正我也閒著。不如分幾百軍馬出來。由我領著到廣寧駐守。土蠻若從廣寧走。二位將軍可來援救。他們若打遼陽。我便率軍從側翼夾擊。如何。”
戚繼光忙道:“使不得。使不得。侯爺若有閃失。元敬復有何顏面對皇上。”常思豪笑道:“丟了城池。就有顏面了。大丈夫既投身戰場。馬革裹屍理所應當。何況我又未必就死。”戚繼光仍是苦勸。李成梁手攏短鬚。面色凝重地道:“侯爺。咱們這些天相處融洽。甚是投緣。我這心裡有幾句話。不知當不當講。”常思豪道:“請。”
李成梁道:“不是老哥哥小瞧於你。這些天你在大同的事蹟。我也都聽明白了。若論武藝功夫。你是高人一等。但大軍作戰要的是戰略考量。你沒真正帶過兵。倘若一個不周道。自己死了倒沒啥。要搭上一眾軍民的性命可是禍害不淺。這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話說出來可扎耳朵。你可別怪老哥哥。”
常思豪心知當初在大同。指揮作戰的是秦浪川和嚴大人。自己只是執行軍令而已。要論統兵用謀。確是沒試過。想到成百上千條性命要交給自己。還真有些怯手。也明白李成梁這話不但真誠。而且周道實在。確是拿自己沒當外人。忙道:“不會不會。您說的大有道理。是我想得太簡單了。”
李成梁託了他臂肘輕拍著。笑道:“這邊北遼東之地。外族常來侵擾。抗得了一時。抗不了一世。侯爺是金枝玉葉。豈能在這苦寒之地久待。早晚一走。形勢還會恢復成原來的形勢。我是苦日子過慣啦。要是忽然擔子輕省兩天。再挑時只怕挺不起來了呢。呵呵呵。您就讓我這老木頭橛子。還是自己撐一撐罷。”
常思豪目光穿窗放遠。向箭樓外荒野山原望去。心想若讓我久留於此。鎮守邊防。也沒什麼。甚至相比京師。自己更喜歡這軍旅生活。可是如今南方亂事未平。聚豪閣一場大風大雨即將傾覆而來。西藏、韃靼也都不安寧。在這等情況下。自己須得儘量想辦法將這些周旋平復。眼下這土蠻來又不來。戰又無戰。時間抻長可沒半點好處。當下抱臂望著地圖沉吟一陣。搖頭道:“讓您一人硬撐。也不是辦法。看來。若能得一大將常駐廣寧。增兵添勇。與您形成犄角之勢。這樣賊來能彼此照應馳援。方為長策。”
李成梁一拍大腿:“侯爺高見。若能如此。則遼東必定。我無憂矣。”
戚繼光苦笑嘆道:“嘿。咱們在這空談計議。有何用處。如今朝廷軍費緊張。哪還有錢往廣寧增兵呢。別的不說。光是讓徐閣老同意撥款這關。就過不去呀。”李成梁道:“這可是涉及京師安危的大事。他還能不同意。”戚繼光道:“內閣在他的主持下。軍費連年削減。九邊將士愈發困蔽。甚至有的地方連基本飲食也保證不了。若非如此。像崔世榮、程允鋒這些好漢子。也不會就那麼活活困死、戰死了。”
常思豪一聽。登時心底的火又翻了上來。以拳擊桌道:“他再大。還能大得過皇上。兩位放心。這事就包在我身上。”
李成梁大瞪了眼睛。趕忙道:“侯爺消消氣。徐閣老掌握著咱大明的錢財命脈。他不撥算盤。皇上也是沒轍。此事不是強硬逼迫可以解決。還請侯爺萬勿衝動。”
常思豪長長吐出口濁氣。心裡忽然感覺有些不對味兒。側目道:“那李將軍可有什麼好辦法。”